李虎城本来就要把问题讲透,就接着分析。

    工地上什么时候使用混凝土,用多少混凝土,没有一个标准的时间和绝对固定的数量。

    混凝土不能长久保存,质量监督人员不可能整天待在工地上看着。

    即使送样检测,也可以作假。现场抽查,还可以临时作假,多加点儿水泥。

    等待工程完工的时候检测,隐患已经造成,只能事后追责。

    即使追责,这里面的损失已经造成,有的隐患甚至还查不出来。

    所以,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建设商砼搅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

    这样一来,只要看住搅拌站这一关,就能控制住混凝土的质量。

    因为搅拌站的数量很少,也能做到有效的监管。

    这就是将来建筑行业实行商砼搅拌站模式的根本原因。

    “咱们国家早晚要走这一步,这就为罐车提供了市场。虽然目前还没有全国层面的强制性政策,但是在一定范围之内,比如古城县或者绿江市,可以实行地方性政策。”

    “比如孙市长在绿江率先推行这个政策,很可能引来其他地区的效仿,引起上面的主意,将来全国推广也有可能。”

    如果孙秀兰真的这样做了,还真就是一项亮眼的政绩。

    尽管李虎城没有明说,但是他相信,孙秀兰一定能看到这个做法的重大意义。

    跟于丹平、刘俊这样的人,可以说某个措施能给他带来政绩。

    但是跟孙秀兰这样人直接说什么政绩,就显得自己有些浅薄幼稚。

    点到为止,剩下的她自然会悟出来。

    “因为这个可能,所以国内市场的需求,也许会出现的比我预料的要早几年。”

    “我一边研发罐车和泵车,一边在三建公司实验,摸索出来一套模式和经验来,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搅拌站、罐车、泵车,三位一体,就是将来混凝土行业的标准作业流程。实际上,发达国家早就这么干了,我们早晚也要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