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是在准备年货?姜沅猜测着。
自打顾五公子和顾八公子回来,顾府的年味儿是一天比一天浓重了,时间好像一下子就加快了脚步,直接便往除夕夜冲了过去。每日里来来回回的都能见到步履匆匆地置办各种年货、摆放各种吉祥物件儿的下人,府里那些寓意吉祥和庆的装饰物和红色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了。毕竟虽然顾府的主子们都要回到裕州顾家去过年,但是府里的那么多下人还是要留下的。更何况,这般装扮起来也显得家里颇有人气,很是热闹兴旺。左右这笔钱对顾府而言也算不得多大的开销,自然是以吉祥讨巧为要。
就比如前几日侍书还想把姜沅房中的帐子和被褥也都换成大红的,说是这样看着喜庆,也吉祥,得亏姜沅好说歹说给拦住了,否则真要给换上,她都感觉自己要再过一回洞房花烛夜了。
想到这儿,姜沅拿书遮了遮脸,忽然不由自主地闷声轻笑了出来,跟着又生出几分感慨。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她自觉嫁到顾家来不过短短一段时日,如今算来竟然也都快要有一年了。也不知千里之外的姜家,今年的腊八粥是否依然还要女儿家亲手做。
说来,现下还在江州姜家的女儿家也就只剩下姜涟和姜涔两个了。姜涟听说是定了明年四月十九的婚期,而前一段日子母亲送来的信上说,姜涔也已经许了人家了。姜家的这些女儿们一日日地长大,也就这般分赴东西了,此生再见也不知道是要何年何月。
不过,姜漪的夫婿温三公子一心向往做官,听说后年便会到京城参加考试了,想来到时候若是姜漪陪着她夫婿一同前来,那她们二人也能寻个空见上一见。
这厢姜沅默默地畅想着后年的情状,那厢顾辞舟也和薛家大公子薛盛之对着后年这个话题相谈甚欢——今日上午刚刚过半,圣上忽然急召,老师们都匆匆离去了,便只留下他们这些在翰林院坐馆的学子三三两两地坐在一处各自看书,轻声闲话。
而因为两家父亲的关系,再加上二人又是同年又是同窗,关系自然便比较亲密了。这会儿看着夫子走了,屋里的学子们都几个几个地聚到一起看书或是轻声闲谈起来,两人便也随大流坐到了一处。先自然是谈论了一番圣上为何忽然急召翰林院诸位大人入宫的事。要知道,虽然翰林院的诸位大臣,除了身上还兼领实职的,其他的大多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不过是做些修史编书、教书育人的活儿罢了,要说更多的,那就只有“以备皇帝顾问”一条。
也恰恰是这条是最引人关注的。既然是“以备皇帝顾问”,那这下皇帝将诸位大臣急召入宫,自然就是为了什么大事了。两个人都是一肚子的好奇,可毕竟位卑权轻,各自的父亲也都不算什么大官,也没听到过什么风声,一番讨论后还是没什么头绪,再加上此地人多口杂,两人便换了个话题,随口说起了后年散馆后各自大概的去处和春闱的事儿。
顾辞舟是一早就算清楚自己大概率是要外放的,翰林院这同年学子中估计也有几位隐隐约约能推断出来些什么,因而纵是平日里他得了再多的夸奖,他们看他也总有种趾高气昂的感觉在。不过放平了心态之后,顾辞舟对此也不大在意了,这会儿和薛盛之聊起来的时候也是坦坦荡荡——不过自然,既然一切都只是推测,他也不会说得那般清楚明白,只是隐晦地带出一两句而已。
而薛盛之大约也是清楚些什么的,一直都应和着,一直到说起日后各自去处的时候,方才压低了声音多说了一句:“长晏你如今如此讨老师的欢心,想来日后有个好去处也不是什么难事。”
好去处。
留在京城留在翰林院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去处,可……若是外放,那自然也有江南鱼米之乡和岭南烟瘴之地的区别。
二人对视一眼,忽然便都笑了起来。
自打顾五公子和顾八公子回来,顾府的年味儿是一天比一天浓重了,时间好像一下子就加快了脚步,直接便往除夕夜冲了过去。每日里来来回回的都能见到步履匆匆地置办各种年货、摆放各种吉祥物件儿的下人,府里那些寓意吉祥和庆的装饰物和红色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了。毕竟虽然顾府的主子们都要回到裕州顾家去过年,但是府里的那么多下人还是要留下的。更何况,这般装扮起来也显得家里颇有人气,很是热闹兴旺。左右这笔钱对顾府而言也算不得多大的开销,自然是以吉祥讨巧为要。
就比如前几日侍书还想把姜沅房中的帐子和被褥也都换成大红的,说是这样看着喜庆,也吉祥,得亏姜沅好说歹说给拦住了,否则真要给换上,她都感觉自己要再过一回洞房花烛夜了。
想到这儿,姜沅拿书遮了遮脸,忽然不由自主地闷声轻笑了出来,跟着又生出几分感慨。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她自觉嫁到顾家来不过短短一段时日,如今算来竟然也都快要有一年了。也不知千里之外的姜家,今年的腊八粥是否依然还要女儿家亲手做。
说来,现下还在江州姜家的女儿家也就只剩下姜涟和姜涔两个了。姜涟听说是定了明年四月十九的婚期,而前一段日子母亲送来的信上说,姜涔也已经许了人家了。姜家的这些女儿们一日日地长大,也就这般分赴东西了,此生再见也不知道是要何年何月。
不过,姜漪的夫婿温三公子一心向往做官,听说后年便会到京城参加考试了,想来到时候若是姜漪陪着她夫婿一同前来,那她们二人也能寻个空见上一见。
这厢姜沅默默地畅想着后年的情状,那厢顾辞舟也和薛家大公子薛盛之对着后年这个话题相谈甚欢——今日上午刚刚过半,圣上忽然急召,老师们都匆匆离去了,便只留下他们这些在翰林院坐馆的学子三三两两地坐在一处各自看书,轻声闲话。
而因为两家父亲的关系,再加上二人又是同年又是同窗,关系自然便比较亲密了。这会儿看着夫子走了,屋里的学子们都几个几个地聚到一起看书或是轻声闲谈起来,两人便也随大流坐到了一处。先自然是谈论了一番圣上为何忽然急召翰林院诸位大人入宫的事。要知道,虽然翰林院的诸位大臣,除了身上还兼领实职的,其他的大多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不过是做些修史编书、教书育人的活儿罢了,要说更多的,那就只有“以备皇帝顾问”一条。
也恰恰是这条是最引人关注的。既然是“以备皇帝顾问”,那这下皇帝将诸位大臣急召入宫,自然就是为了什么大事了。两个人都是一肚子的好奇,可毕竟位卑权轻,各自的父亲也都不算什么大官,也没听到过什么风声,一番讨论后还是没什么头绪,再加上此地人多口杂,两人便换了个话题,随口说起了后年散馆后各自大概的去处和春闱的事儿。
顾辞舟是一早就算清楚自己大概率是要外放的,翰林院这同年学子中估计也有几位隐隐约约能推断出来些什么,因而纵是平日里他得了再多的夸奖,他们看他也总有种趾高气昂的感觉在。不过放平了心态之后,顾辞舟对此也不大在意了,这会儿和薛盛之聊起来的时候也是坦坦荡荡——不过自然,既然一切都只是推测,他也不会说得那般清楚明白,只是隐晦地带出一两句而已。
而薛盛之大约也是清楚些什么的,一直都应和着,一直到说起日后各自去处的时候,方才压低了声音多说了一句:“长晏你如今如此讨老师的欢心,想来日后有个好去处也不是什么难事。”
好去处。
留在京城留在翰林院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去处,可……若是外放,那自然也有江南鱼米之乡和岭南烟瘴之地的区别。
二人对视一眼,忽然便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