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吕珍二人争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邓愈听得烦躁,当即猛地一拍帅案,两人见邓愈发怒,立即安静下来。
邓愈扫视了众人一眼,凝声道:“诸位,我军远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什么要自乱阵脚!来安城有胡通甫、邓伯义镇守,稳如泰山,我军后路无忧。而六合与全椒两地已被朱军分割,舍弃无妨,至于滁州城,我军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绝不能轻易放弃!”
“绝不能轻易放弃!””吕珍暗暗嘀咕一声,然后出列问道:“大帅,朱军占据坚城,且兵力是我军两倍,我军即便有心攻取滁州城,却也无力施为!”
邓愈闻言,没有立即作答,而是手指轻敲帅案,对着滁州方圆百里的地图凝神急思,约莫半刻钟后,邓愈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有了主意,只听他朗声笑道:“破敌之策,刚才你已经说了!”
吕珍一听,眼眸瞪大不知所然,随即低头沉思,甚是苦恼,左列首位的李恪见状,笑言道:“大帅已有妙计,何必捉弄国宝。”
邓愈微微摇头,然后解释道:“刚才国宝建议分兵两部,一部缠住滁州城内的朱军,另一部暗中援救来安等城,我觉得这计策很妙!”
李恪一听,脑念电转,很快便想通其中关键,而吕珍似乎并不觉得自己这个计策有多么高明,于是疑惑问道:“大帅莫要打趣我,这般笨拙的计策,那徐达怎么可能识不破?”
邓愈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俗话说‘大智若愚’,这计策虽然简陋,但却是颇有妙用。如果徐达探听到了我军的布置,必定能识破我军分兵的意图。到时,他必然会劝说朱元璋领兵出城,一部截住我军留守兵马,一部随我军援兵掩杀。”
“滁州前往来安的路上,有一处密林,名为风海林,这林子面积广阔,可埋伏过万大军。此时盛夏,多日没有降雨,天干地燥,加上这几天东南风吹的急,到时如此如此,必可大败朱军!”
邓愈一计道出,大帐内除李恪外,众人皆惊,沉思一阵后,纷纷大赞计妙。
邓愈向李恪投去询问的眼神,见李恪认可这个计策,于是聚将安排,命吕珍、祁洪、韩猛三将,领兵两千当晚出发,望来安方向行军,赶到风海林后,吕珍领一部人马埋伏在风海林中央,祁洪、韩猛各领一部人马于林道两侧布置硫磺焰硝干草等引火之物,一听到厮杀声起,立即在林道两侧纵火烧林。
邓愈、董清则统领剩余兵马,日夜在城外邀战。计策安排,大概如此,各将领命,迅速回去做好安排。
当晚二更时分,破虏军大寨内忽然响起兵甲碰撞之声,随后,数部人马潜行出寨,望来安方向进发,朱军斥候听得消息,连忙赶回城中禀报朱元璋和徐达。
徐达听得消息,嘴角微微翘起,对朱元璋说道:“上位,敌军后知后觉,这时候才分兵去救来安,已是为时晚矣!”
徐达的话音刚落,忽然又听到兵士来报,说城外有大部破虏军前来邀战,徐达一听,更是确定心中想法,对朱元璋说道:“上位,这必定是敌军有意出兵拦阻我军,唯恐我等识破他们的计策,出兵掩杀,上位,我有一计可以让敌军全军覆没!”
徐达脸上尽是灿烂笑容,自和破虏军对阵起,他在李恪手上连连吃瘪,这对追求全胜的徐达来说,简直是不可磨灭的耻辱,此时,他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军事安排方面,朱元璋一直对徐达信任有加,而徐达也不负朱元璋所托,总是捷报频传。
当下,朱元璋依照徐达的计策做出安排,将大军分成两部,朱元璋亲领五千兵马,合郭兴、郭英等将从南门杀出,华努特穆岱引三千兵马从西门杀出,徐达领剩余兵士据守城池。
杀出城后,除华努特穆岱所部人马留下来和破虏军厮杀外,朱元璋统领的人马不必和城外的破虏军纠缠,只管冲杀,往来安方向急速行军,追上撤走的破虏军援兵,将其一举剿灭。
众将听令,立即前去准备,半个时辰后,滁州西、南两处城头响起震天鼓声,紧接着,两路大军从西、南二门浩荡杀出。
邓愈扫视了众人一眼,凝声道:“诸位,我军远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什么要自乱阵脚!来安城有胡通甫、邓伯义镇守,稳如泰山,我军后路无忧。而六合与全椒两地已被朱军分割,舍弃无妨,至于滁州城,我军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绝不能轻易放弃!”
“绝不能轻易放弃!””吕珍暗暗嘀咕一声,然后出列问道:“大帅,朱军占据坚城,且兵力是我军两倍,我军即便有心攻取滁州城,却也无力施为!”
邓愈闻言,没有立即作答,而是手指轻敲帅案,对着滁州方圆百里的地图凝神急思,约莫半刻钟后,邓愈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有了主意,只听他朗声笑道:“破敌之策,刚才你已经说了!”
吕珍一听,眼眸瞪大不知所然,随即低头沉思,甚是苦恼,左列首位的李恪见状,笑言道:“大帅已有妙计,何必捉弄国宝。”
邓愈微微摇头,然后解释道:“刚才国宝建议分兵两部,一部缠住滁州城内的朱军,另一部暗中援救来安等城,我觉得这计策很妙!”
李恪一听,脑念电转,很快便想通其中关键,而吕珍似乎并不觉得自己这个计策有多么高明,于是疑惑问道:“大帅莫要打趣我,这般笨拙的计策,那徐达怎么可能识不破?”
邓愈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俗话说‘大智若愚’,这计策虽然简陋,但却是颇有妙用。如果徐达探听到了我军的布置,必定能识破我军分兵的意图。到时,他必然会劝说朱元璋领兵出城,一部截住我军留守兵马,一部随我军援兵掩杀。”
“滁州前往来安的路上,有一处密林,名为风海林,这林子面积广阔,可埋伏过万大军。此时盛夏,多日没有降雨,天干地燥,加上这几天东南风吹的急,到时如此如此,必可大败朱军!”
邓愈一计道出,大帐内除李恪外,众人皆惊,沉思一阵后,纷纷大赞计妙。
邓愈向李恪投去询问的眼神,见李恪认可这个计策,于是聚将安排,命吕珍、祁洪、韩猛三将,领兵两千当晚出发,望来安方向行军,赶到风海林后,吕珍领一部人马埋伏在风海林中央,祁洪、韩猛各领一部人马于林道两侧布置硫磺焰硝干草等引火之物,一听到厮杀声起,立即在林道两侧纵火烧林。
邓愈、董清则统领剩余兵马,日夜在城外邀战。计策安排,大概如此,各将领命,迅速回去做好安排。
当晚二更时分,破虏军大寨内忽然响起兵甲碰撞之声,随后,数部人马潜行出寨,望来安方向进发,朱军斥候听得消息,连忙赶回城中禀报朱元璋和徐达。
徐达听得消息,嘴角微微翘起,对朱元璋说道:“上位,敌军后知后觉,这时候才分兵去救来安,已是为时晚矣!”
徐达的话音刚落,忽然又听到兵士来报,说城外有大部破虏军前来邀战,徐达一听,更是确定心中想法,对朱元璋说道:“上位,这必定是敌军有意出兵拦阻我军,唯恐我等识破他们的计策,出兵掩杀,上位,我有一计可以让敌军全军覆没!”
徐达脸上尽是灿烂笑容,自和破虏军对阵起,他在李恪手上连连吃瘪,这对追求全胜的徐达来说,简直是不可磨灭的耻辱,此时,他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军事安排方面,朱元璋一直对徐达信任有加,而徐达也不负朱元璋所托,总是捷报频传。
当下,朱元璋依照徐达的计策做出安排,将大军分成两部,朱元璋亲领五千兵马,合郭兴、郭英等将从南门杀出,华努特穆岱引三千兵马从西门杀出,徐达领剩余兵士据守城池。
杀出城后,除华努特穆岱所部人马留下来和破虏军厮杀外,朱元璋统领的人马不必和城外的破虏军纠缠,只管冲杀,往来安方向急速行军,追上撤走的破虏军援兵,将其一举剿灭。
众将听令,立即前去准备,半个时辰后,滁州西、南两处城头响起震天鼓声,紧接着,两路大军从西、南二门浩荡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