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实际上他们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只有当问题出现之后,才懂得如何去解决,可谓典型的“马后炮”或“事后诸葛亮”。

    下等人:则是在危机降临之时,才开始学习如何应对危机。他们整日被各种事务缠身,辛辛苦苦地忙碌一整天,好不容易才将事情处理妥当,但紧接着又有新的问题涌现出来。有时,他们甚至会因自身不当的决策而引发诸多麻烦。

    尽管如此,这类人心怀责任意识,渴望把事情做好,却往往力不从心。而且,他们做起事来效率低下,同样一件事,别人或许只需一天就能完成,可他们却需要花费数日之久。不仅如此,他们每天总是忙个不停,看似功不可没。其实很多都是自找的无用功。

    ”

    蒙天鸿言罢,微微抬起下巴,示意吴王查看摆在桌上整齐有序的诸侯资料。

    吴王如梦初醒般地意识到了一些问题所在。他开始认真审视起每一件事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和潜在影响。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地观察与分析后,吴王惊讶地发现许多看似功勋卓着之事,实际上并非源于创新或妥善解决既有问题,而是由于之前未能妥善处置而被迫延续下去;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所谓“功劳”不仅不应被视为功绩,反倒应归咎于失误所引发之恶果!

    与此同时部分臣子表面上功成名就然若深入剖析其所为实则对未来潜藏巨大风险隐患!特别是一些新的改革,没有前瞻性,鼠目寸光,为以后留下祸患。以后这些祸患又会成为他们功劳的一个组成部分。

    吴王不禁陷入深思之中……以前治理吴国的时候,就从来没有从深处想过,为什么有些地方可以安枕无忧,还能提供丰厚税收。有些地方一直忙碌,表面上显示出很大的功劳,却税收平平,民怨极深。

    这时蒙天鸿打破沉默问道:“陛下您是否曾要求众臣务必取得显着政绩方可参加考评呢?”

    吴王颔首作答:“确有此事如此方能显现孰能孰庸啊!”

    蒙天鸿接着说道:“然而事未必做得愈多便意味着功劳愈大呀。倘若各项条件相近,获取之利益亦相当,且未损及百姓权益赢得之民心,相差无几则足见,做事愈少者,其才愈高呐!故而无须强求部属非得多做事,以作评判。只需关注他们能否深得民心、替子民谋取最大福祉即可高下立判矣!如果必须要求他们弄出成绩。那么他们只有不顾民众弄出新办法,万一闹出事端,最后只能让国家失去公信力。功由他们领,祸由国家担。治理国家不能有强行不断乱增加的政务为标准。一切符合自然,符合依民众民心而定。的确有很多懒惰的人,是懒惰还是人才,不该由皇帝看情报就判断,把这个评定的权利交由民众对衣食住行的满意度来定。相信真正的政务高人能够做到,让大多数民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