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何以说贾政是尴尬而又失败的父亲?(1/2)
《红楼梦》中的贾政,谐音"假正",乃典型的封建卫道士,在家庭教育上不仅迂腐古板,而且简单粗暴,甚而僵化扭曲……只要他出现在红楼儿女们欢聚的地方,大家便敛声屏息,瞬间安静了下来,热闹的气氛一下荡然无存,显得索然无趣。以致那年贾府元宵家宴后,贾母不得不"撵他出去歇息"。
可见,贾政,这位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后来又荣任江西粮道的当家人物,其实并不受家人喜欢。更尴尬的是,贾政作为父亲,虽说管得是严肃认真,但收效甚微,尤其是儿子贾宝玉并不买账,没有如他所愿致力于"仕途经济",最终弃了家业随"一僧一道"去了。可以说,贾政也是《红楼梦》失败者一类的不合格父亲。
一、封建士大夫形象太明显
小时候的贾政"酷爱读书",还是很优秀挺不错的,也得到父亲贾代善、母亲史太君乃至祖父的认可与喜欢。
后来,袭得荣国公爵位的父亲贾代善向太上皇奏本,于是,贾政就没有走科考之路,朝廷恩赐他去工部负责主事的工作。贾政由此轻松走上入仕之路。
贾代善过世后,母亲史太君把荣国府正堂给了贾政,自己也随之一起生活。作为贾母嫡长子的贾赦,仅袭了一等将军的爵,在毗邻正堂处隔着一个花园的位置,另辟了一处院落单住。
从这来看,作为次子的贾政,声望及得到的待遇应是超过哥哥贾赦的。他这个百年望族的一家之主,也被亲戚朋友所仰望看好。他的妹夫林如海就曾说他:"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梁轻薄仕宦之臣"。
贾雨村之所以能复出任应天府尹,亦全仗贾政的极力推荐。
可见,贾政的底蕴及实力还是有的。
只可惜,贾政深受儒家封建思想的毒害与影响,尤其是为人父以后,全盘接受孔孟之道,刻板扞卫正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还以此作为立身之本,以期实现世俗的光宗耀祖目标。
这就使得有一丝儒家风范的贾政,人到中年就定格成明显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他的家教理念,全是高高在上的教条主义守旧思想,满心寄望的就是儿子"学而优则仕"走仕途经济的光明大道;至于女儿"无才便是德",不出差错还能为家族作出牺牲也就可以了。
这样的卫道士思想,必然会在封建社会的末期丧失祖上打下的基业丢掉可贵的家风。毕竟迈入新时期,随着自由进步的新思想萌芽,子女们已不愿受封建教条的束缚,意在个性解放,倾向走适合自己之路,拥有真正的幸福快乐。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时代变了,思想也就变了。父亲也须得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才能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才当得了合格的家长,拓展家业。
遗憾的是,守旧的贾政还是老思想老观念,顽固地站在落伍的封建家长的角度奉行落后的教育模式,必然会在风雨飘摇的贾府陷自己于尴尬的处境。
二、简单粗暴的作风又使父亲形象大打折扣
当然,贾政若只是封建士大夫形象,实在改不了这一顽疾,能以有趣幽默的家教方式,自我解嘲化解尴尬之处,生活也不至于全是糟糕。
可惜的是,贾政又停留于简单粗暴的家教方式中不能自拔,更让子女们无所适从,以致贾府不过三代就"安享尊荣者居多",走下坡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贾政在家庭教育上的简单粗暴,也让自己厚道正派的父亲形象大打折扣:
如儿子贾宝玉生下来便去抓脂粉之类的玩具耍时,贾政便大为失望,偏执地认定贾宝玉将来就是"好色之徒",便产生了厌恶的心理,失去了因材施教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