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初期需要的不多。每年不会超过五千万……”刘一九想了想,说出了一个数字。

    徐志辉等人可是非常了解刘一九的风格,当即就质问,“这里面,可包括了设备等方面的经费?尤其是配套的实验车间跟实验室建设等……”

    “这个目前可以不用考虑,毕竟这是忆阻器项目中衍生的项目,设备等,在初期阶段,可以共用,实验车间更加没有必要了,实验室,同样共用……”刘一九平静地说道。“这一点,可以问他们,在之前,几个相关部门都是核算过。”

    争取经费的事情,刘主任比其他人更加合适。

    姚炳乾等人都是点头,初期五千万的经费,已经足够了。

    当然,这只是第一年。

    第二年需要多少,刘一九自己也说过,这需要根据项目的进度来决定。

    不过显然,不会只是五千万。

    如此庞大的一个项目,只要展开,以后的经费需求,就是非常恐怖的。

    管理委员会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才反对。

    “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经费。军方希望我们加大对战略轰炸机技术的研究,我们对于战略轰炸机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这是三位一体核威慑能力的核心之一……”王顺义提醒着刘一九,“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先进的战略轰炸机,军方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装备轰二十这种……”

    “军方要求装备战略轰炸机?之前没有听到说过啊!”刘一九有些头大。

    不是已经说服军方的大佬们不装备图-22战略轰炸机吗?

    即使国内有了可以仿制的能力,这种中程战略轰炸机,显然已经不符合未来的国防需要。

    “在你搞回来图-22以及图-160之前,我们的轰炸机只有轰六,歼七能够承担部分轰炸机的工能,不管是航程还是载弹量,都是无法满足国防需求。”杜仲坤开口,“所以,在成立新项目之前,你应该考虑一下我们的经费未来分配。一个战轰的开发研究工作,需要的经费也是海量的,我们手头的这点经费搞不好就得占用一半甚至更多。”

    如此一说,刘一九就有点头大了。

    非完全状态的忆阻器,这是整个九院人工智能迫切需求的。

    而战轰,这是整个中国国防需求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航空方面跟核潜艇,都是国内目前需求的。就连战略核导弹,在有了东风-31之后,使得这两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