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人额外给的帮助,就是从苏联战场上的英国喷火vb型战斗机上,拆卸下来的一部分灰背隼四五型发动机。这款四五型发动机与飓风四型使用的二七型发动机,外形和体积大致相当,只是功率略低一些。

    更换上这款发动机之后,飞机最大的平飞速度下降到了六百一十公里。爬升率,也多少有些下降。但是高空作战能力,却是得到了很大的增加。这二百台三手发动机,抗联虽说不太满意,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下来。

    这款喷火在苏联战场上并不受欢迎,其起落架间距过窄并不适应苏联野战机场,更不是德国人新式fw一九零战斗机的对手。很不喜欢这种飞机的苏联人,认为这种只单纯的作为空优使用的战斗机,还不如可以作为战斗轰炸机的飓风战斗机有用。

    这批在苏联明显水土不服的喷火,因为过窄的起落架在苏联的非战损很高,机体彻底摔残的比比皆是,飞行员的损失很大。在拉五fn和雅克九新型号产量,完可以弥补战损之后,苏联人便将这批飞机直接报废了事。发动机拆卸下来,作为交换给了抗联。

    不过这批飞机发动机虽说都是三手货,而且大部分因为是从报废飞机上拆卸下来的,虽说经过翻新,但多少都有那么一点点损伤。但这批发动机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不管怎么说也算是部分填补了自产之前的空缺。

    但尽管有些苏联人测绘的详细工作图纸,以及实物可供参考。但在自己制造大批量所需的发动机的时候,以抗联的技术底子,短时间之内要想吃透这种在英国来说已经比较落后,但对于亚洲战场来说,还是很先进的发动机还是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仿制的进度依旧缓慢。

    最终第一批抗联自行制造二百架的雅克九远程战斗机,在四三年下半年出厂的时候,使用的部都是,英国人提供飓风四型战斗机的备用发动机。甚至第二批一百五十架飞机因为备用发动机数量不足,将现役的飓风四战斗机停飞,拆卸下来发动机改装到这款飞机上。

    直到四四年初,这款发动机的仿制才彻底完成。不过虽说过程艰难了一些,但是却通过这款发动机的仿制,掌握了英国人的工艺和生产标准。抗联自己制造的发动机,性能反倒是超过苏联人的仿制品,并通过测绘仿制掌握了涡轮增压技术。

    也正是依靠仿制这款英制发动机打下了良好的底子,为随后仿制b二十四轰炸机以及c四七运输机使用的发动机,普遍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让这两款美制发动机从四三年底接到图纸,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形成制造能力。

    不能不说作为老牌工业强国的英国人,在工艺水平上底子就是扎实。这款发动机就算有苏联人提供的详细逆向测绘图纸,还有实物的原型机,但是抗联的仿制工作依旧做的异常艰难。

    在仿制初期,虽说很快就拿出了成品。但是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产品的质量,都远远的无法与原型机相比。不仅结构超重,而且使用只有几十个小时后就毛病百出。要么就只能停飞,要么就花大力气维修,甚至还要忍受飞机整体性能下降的代价。

    仅仅为了减重和改进可靠性,就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就这个结果还是使用进口材料的情况之下。改为使用大部分自己制造材料之后,这些发动机平均寿命就只有十几小时。无奈之下,只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一是尽可能多的进口原材料,制造出合格的发动机。另一方面,从原材料方面开始从头研制。不断的改进原材料工艺配方,下大力气解决生产工艺。但在底子过于单薄的情况之下,当完使用自己制造材料的合格发动机出厂的时候,这场战场已经进入了最尾声。

    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仿制这款发动机,抗联甚至将仿制美制轰炸机发动机的工作都暂时停了下来。好在有详细的工作图纸和工艺,这款发动机虽然经过一年的时间,但是总算仿制了出来。

    只是受原材料来源的限制以及制造工艺的限制,月产量一直没有超过五百台以上。与其他国家一个型号的发动机,动不动就几万台的产量相比,这么一点产量连人家的零头都算不上,只能说是迈入了生产的门槛而已。

    不过与伊尔二攻击机和伊尔四轰炸机的发动机相比,这款灰背隼发动机的性能远远的超过了苏制发动机。制造这款发动机的时候,所要求的工艺水平,也远远的超过了苏制发动机。这也是抗联仿制这款发动机时间如此漫长的原因。

    生产和制造航空工业产品,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也并不是人家给图纸,就有可能生产和制造出来。最起码一个各个部件工艺标准,就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人家不给工艺标准,就算有图纸,也干瞪眼一样生产不出来合格的产品。

    要想完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得一个个零件的摸索。锻造的零部件,需要多少淬火的工艺。精细零部件,需要怎么做才能延长寿命,这才是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最重要的因素。图纸并不是最关键的,技术和工艺才是最关键的。

    也正是通过对这款液冷发动机仿制所积累的经验,抗联才解决对美制轰炸机使用的普惠大黄蜂发动机的最终仿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进口飞机发动机的依赖,并提高了自己工艺水平,以及带动了有色金属冶金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尽管仿制过程艰难无比,但是这款发动机的仿制成功,以及自产原材料的最终通过质量鉴定,却真正让中国人迈入了飞机发动机制造的门槛。而且通过高起点,带动了整个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