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这里,老总顿了顿道:“自去年会战结束之后,考虑到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晋察冀军区从各个分区抽调一批精干的县区武装,加上冀察军区直属独立骑兵团,组建铁路公安部队,专门承担铁路线的防护。”
“我看眼下北平周边战场已经落幕,完可以让这支铁路公安部队,接手铁路沿线的警戒工作,将原有担任护路的两个旅撤下来。再加上从北平抽调的一到两个旅,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从北平周边抽调三到五个旅,投入到冀中战场。”
“虽说总兵力不算太多,但五个旅万余人的兵力,对于缓解整个冀中战场,兵力使用上的压力,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就算暂时不能用到主战场之上,但是也可以用到一些次要战场或是辅助战场上,以减轻抗联所承受的压力。”
“这几个旅都是晋察冀军区,在战役发起之前通过升级地方武装新组建的部队。除了部分骨干之外,大部分基本上还未经过大战锻炼。玉不琢不成器,这些部队也该摔打摔打了。不能总留在后方,看着兄弟部队在前面苦战。”
“任何一支部队的成长,都是一战一战打出来的。总是蹲在老窝里面,无论训练再长的时间,也是培养不出来真正战斗力的。只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支作风过硬的部队。我看调他们南下,也历练一下为好。”
对于老总的话,杨震有些哭笑不得。他倒不是不相信兄弟部队,只是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那些真正的老部队,经过大战考验的主力。眼下都在山西战场,正与晋绥、太岳军区配合与第一军鏖战,牵制山西日军无法东出太行山,保障河北战场的侧翼。
从眼下山西日军部分被歼,残存兵力部龟缩在各大主要城市的战局来看,山西战场还是相当成功的。但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除了部分部队之外,晋察冀与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中的大部分,自身也被牵制在山西战场、。
老部队在山西战场与日军鏖战,这两大战略区剩下的都是新组建的,尚未经过考验的新部队。这几个旅就是晋察冀军区,在战前考虑到主力要倾巢出动,后方不能空虚而组建的二线部队。
除了老部队抽调的部分干部与骨干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去年新编成的地方武装。装备虽说不错,但是缺少实战经验。将新部队投入实战锻炼一下他并不反对,可眼下冀中战场这种异常残酷的战斗,并不太适合磨练新部队。
如果将这几个还没有经过战斗考验的新编旅,部投入到冀中作战,不仅是有些揠苗助长了。甚至在关键的时刻,这些缺乏实战经验的新部队。很可能会耽误事情。但老总既然已经说话了,自己不同意又不太好。
在仔细考虑了一下各方面的战局,杨震最终同意了老总的要求。不过在锻炼的方向之上,在慎重的考虑了一下之后,杨震决定将吕公堡一线,眼下已经不足一个大队的六十六旅团残部,移交给南下的晋察冀部队。
杨震选择将吕公堡一线战局,交给老总准备抽调的晋察冀南下部队,还是有一定考虑的。吕公堡眼下所剩的残敌,已经不足一个步兵大队。除了半个重机枪中队的三挺重机枪,以及一门迫击炮之外已经无重火力。
最关键的是残存的日军,困守在吕公堡粮弹两缺。本就不是很强的战斗力,也已经下滑到了谷底。能够存活到眼下,是因为始终没有增加兵力投入的杜开山,投入的兵力始终不是很充足。
虽说这个六十六旅团与日军正规野战师团相比,无论是战斗力还是装备都差了许多。但是毕竟是一个完整的旅团的编制,杜开山拿说是两个团,其实加起来只有一个半团兵力,虽说有坦克的配合。去解决这个六十六旅团,多少还是显得有些实力不足。
倒不是杜开山大意,而是这个六十六旅团让他实在提不起兴趣来。与其一交手,杜开山就发现该旅团无论是攻击意志,还是战斗素养都与以往历次交手的日军不同。不仅装备很差,而且兵员的素质很有问题。
该旅团所属兵员之中,真正的青壮年数量并不多。普遍都集中在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左右。而部分兵员的年龄,则明显还未成年。老的老、小的小,很是不成正比,十六七岁的少年兵占了很大一部分。
该旅团原本不多的骨干和精锐,在突破子牙河防线,以及向河间侧翼进攻的时候。在那几个小时的苦战之中,基本上已经损耗余烬。剩下的老弱病残,战斗力与日军精锐相比,几乎是天差地别。
面对这样的日军,实在让见惯了关东军精锐的杜开山,怎么也提不起兴许来。原本按照他的计划,他还是要在增调一个团的。但一交手之后他立马就兴趣缺缺了,只是以现有的兵力层层扒皮。
不过这个六十六旅团的残部,虽说还在苟延残喘。但四天的激战下来,残存的兵力已经被分割为两半。其真正本就不多的锐气,早就已经消耗干净。这个时候让新部队拿着练手,也算是一个相对好的时机。锻炼部队这不是问题,但尽可能还是要挑选软柿子捏的。
至于这几个新编成的旅,杨震还是了解的。这几个旅的老底子,其实都是去年在收复察哈尔之后,晋察冀军区组建冀察军区各个军分区的时候,组建的独立团以及直属一个旅。说是新编部队,倒也不算是新兵。只不过自组建以后,一直因为作为地方部队,没有拉上战场而已。
“我看眼下北平周边战场已经落幕,完可以让这支铁路公安部队,接手铁路沿线的警戒工作,将原有担任护路的两个旅撤下来。再加上从北平抽调的一到两个旅,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从北平周边抽调三到五个旅,投入到冀中战场。”
“虽说总兵力不算太多,但五个旅万余人的兵力,对于缓解整个冀中战场,兵力使用上的压力,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就算暂时不能用到主战场之上,但是也可以用到一些次要战场或是辅助战场上,以减轻抗联所承受的压力。”
“这几个旅都是晋察冀军区,在战役发起之前通过升级地方武装新组建的部队。除了部分骨干之外,大部分基本上还未经过大战锻炼。玉不琢不成器,这些部队也该摔打摔打了。不能总留在后方,看着兄弟部队在前面苦战。”
“任何一支部队的成长,都是一战一战打出来的。总是蹲在老窝里面,无论训练再长的时间,也是培养不出来真正战斗力的。只有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支作风过硬的部队。我看调他们南下,也历练一下为好。”
对于老总的话,杨震有些哭笑不得。他倒不是不相信兄弟部队,只是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那些真正的老部队,经过大战考验的主力。眼下都在山西战场,正与晋绥、太岳军区配合与第一军鏖战,牵制山西日军无法东出太行山,保障河北战场的侧翼。
从眼下山西日军部分被歼,残存兵力部龟缩在各大主要城市的战局来看,山西战场还是相当成功的。但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除了部分部队之外,晋察冀与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中的大部分,自身也被牵制在山西战场、。
老部队在山西战场与日军鏖战,这两大战略区剩下的都是新组建的,尚未经过考验的新部队。这几个旅就是晋察冀军区,在战前考虑到主力要倾巢出动,后方不能空虚而组建的二线部队。
除了老部队抽调的部分干部与骨干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去年新编成的地方武装。装备虽说不错,但是缺少实战经验。将新部队投入实战锻炼一下他并不反对,可眼下冀中战场这种异常残酷的战斗,并不太适合磨练新部队。
如果将这几个还没有经过战斗考验的新编旅,部投入到冀中作战,不仅是有些揠苗助长了。甚至在关键的时刻,这些缺乏实战经验的新部队。很可能会耽误事情。但老总既然已经说话了,自己不同意又不太好。
在仔细考虑了一下各方面的战局,杨震最终同意了老总的要求。不过在锻炼的方向之上,在慎重的考虑了一下之后,杨震决定将吕公堡一线,眼下已经不足一个大队的六十六旅团残部,移交给南下的晋察冀部队。
杨震选择将吕公堡一线战局,交给老总准备抽调的晋察冀南下部队,还是有一定考虑的。吕公堡眼下所剩的残敌,已经不足一个步兵大队。除了半个重机枪中队的三挺重机枪,以及一门迫击炮之外已经无重火力。
最关键的是残存的日军,困守在吕公堡粮弹两缺。本就不是很强的战斗力,也已经下滑到了谷底。能够存活到眼下,是因为始终没有增加兵力投入的杜开山,投入的兵力始终不是很充足。
虽说这个六十六旅团与日军正规野战师团相比,无论是战斗力还是装备都差了许多。但是毕竟是一个完整的旅团的编制,杜开山拿说是两个团,其实加起来只有一个半团兵力,虽说有坦克的配合。去解决这个六十六旅团,多少还是显得有些实力不足。
倒不是杜开山大意,而是这个六十六旅团让他实在提不起兴趣来。与其一交手,杜开山就发现该旅团无论是攻击意志,还是战斗素养都与以往历次交手的日军不同。不仅装备很差,而且兵员的素质很有问题。
该旅团所属兵员之中,真正的青壮年数量并不多。普遍都集中在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左右。而部分兵员的年龄,则明显还未成年。老的老、小的小,很是不成正比,十六七岁的少年兵占了很大一部分。
该旅团原本不多的骨干和精锐,在突破子牙河防线,以及向河间侧翼进攻的时候。在那几个小时的苦战之中,基本上已经损耗余烬。剩下的老弱病残,战斗力与日军精锐相比,几乎是天差地别。
面对这样的日军,实在让见惯了关东军精锐的杜开山,怎么也提不起兴许来。原本按照他的计划,他还是要在增调一个团的。但一交手之后他立马就兴趣缺缺了,只是以现有的兵力层层扒皮。
不过这个六十六旅团的残部,虽说还在苟延残喘。但四天的激战下来,残存的兵力已经被分割为两半。其真正本就不多的锐气,早就已经消耗干净。这个时候让新部队拿着练手,也算是一个相对好的时机。锻炼部队这不是问题,但尽可能还是要挑选软柿子捏的。
至于这几个新编成的旅,杨震还是了解的。这几个旅的老底子,其实都是去年在收复察哈尔之后,晋察冀军区组建冀察军区各个军分区的时候,组建的独立团以及直属一个旅。说是新编部队,倒也不算是新兵。只不过自组建以后,一直因为作为地方部队,没有拉上战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