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会战准备阶段开始,尽管总部尽了力调配干部,想办法调整编制。关内兄弟部队,想尽办法补充新兵。但在杨震固执的不肯降低标准的要求之下,到此次会战之前也只扩编了六个步兵师。
因为对于杨震来说,他要的是那种无坚不摧,拉出去就能打硬仗的部队。而不是建立在沙滩上,一个浪头打过来就灰飞烟灭,沙子堆起来的部队。在这一点上尽管知道可能要承担的压力有多大,但杨震也是坚决不肯妥协的。
杨震在某些人眼中过于苛刻的标准,让抗联即便是经过了将近大半年的扩编,兵力依旧不能说满足要求。可杨震宁愿在兵力使用上,就这么紧巴巴的,甚至是有些捉襟见肘。宁愿就这么精打细算,也坚决不同意降低任何的标准。
为了在兵力紧张的情况之下,满足两线作战的要求。杨震和郭炳勋在兵力使用上,精细到了每一个团,在坦克部队的运用上甚至到营一级。但无论计算在精细,同时在相距几百公里的两线作战,并同时承担两个主战场,对于抗联来说还是有些不堪重荷。
在这种情况之下,杨震与郭炳勋经过慎重的考虑,以及反复的沙盘推演。还是决定发挥自己坦克数量与性能,皆远远多于关东军的优势。以及辽河中部平原、低山丘陵,适合发挥坦克作战的地形。在整个冀中作战期间,在东北战场上这个采取以攻代守。
但在部兵力一分为二的情况之下,东北战场留守的整体兵力,相对于关东军来说还是不足。尤其是在主要兵力,都要放在更适合坦克作战的四平以南,铁岭以北的中长铁路沿线,相对狭长地带情况之下,地形复杂的东部山区整体兵力不足。
所以杨震在几经考虑之下,采取了一反常态的战术。在东部山区采取这种浅纵深与大纵深穿插,相互结合的战术。在更加适合坦克作战的西线,也就是辽河以西的康平、法库正面,采取防御态势。
并在战前,专门将准备用于东北战场东线的参战部队,拉到了通化一带的山区,进行长达三个月的战术合成演练。在战术演练阶段,所有能设想情况都经过反复的演练。尤其是针对东部山区特殊的地形,日军可能会采取的伏击战术,都经过了专门的演练。
经过苦心训练不仅部队山地穿插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针对辽东山区特殊地形,也拿出了一套相当详细的战术。并专门调整了部队的武器装备,增加了重迫击炮的编制,使之更适合东线的战术要求。
选择的坦克类型,也是从抗联装备的多种坦克之中经过苦心比对,以及在德军装甲兵军官的建议之下,才最终敲定的美制型轻型坦克。尽管德**官以及抗联的装甲兵干部,都认为这种坦克性能,主要是火力与装甲防护力比德制三号坦克要差的多。
特别是外形过于高大,使得目标过于明显。在山区地形上,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弱点。日军如果在制高点设置观察哨,很远就可以发现机动的这种坦克。而且其不良的观察视线,在山地作战也会影响到火力发挥。
但是这种美制轻型坦克,马力大、越野能力强,行驶速度相当的快。虽说这外形有些过于高大,显得很晃眼。可三十一度的爬坡能力,不仅在山区地形上使用坦克作战至关重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弱点。
火力上虽说只装备了一门三七坦克炮,但是却配备了三挺机枪,反步兵火力可谓相当的强。最关键的是,这种眼下美国援助抗联的主力坦克,因为数量相当的充足。即便遭遇到较大的战损,但是补充上也很容易。
当然这种坦克最大的问题是,只能使用航空燃油,无法使用抗联自己生产的汽油。不过依托东北作战,在美国人的慷慨之下,这种燃油的数量还是有保障的。所以在东北战场上,这种坦克就像杨震在平西打的那次坦克穿插作战一样,主要被放在了东线山区使用。
而且这种坦克,在东线山区作战也的确发挥了杨震期待的作用。只是这种坦克的装甲,相对于关东军眼下的反坦克炮密度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薄弱。战果的确很大,但是损失数量也相当的不轻。在此次作战之中,这种坦克也是抗联所有型号的坦克之中损失最大的。
至于被杨震留在东北战区作战的英制步兵坦克,因为拙劣的越野性能,以及过于缓慢的速度。无法执行这种山地穿插作战,除了部分被调往关内参战之外,主要被用于辽河平原上,与英制巡洋坦克配合进行正面突破。
在杨震苦心积虑的计划之下,东北战场至少到目前为止,还算基本上达成了当初设想的战术要求。通过这种又拉又打的战术,将关东军乃至整个朝鲜军,都牢牢牵制在东北以及朝鲜半岛。无论关内战场形势如何的危急,关东军却无法从东北抽调一兵一卒南下进关。
东北战场眼下的僵持,虽说让抗联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是眼下这种僵持局面,却正是杨震需要的。因为抗联在东北的整个作战行动,本身就是为了配合在华北战场作战,分散日军兵力而进行的。
至于攻城略地、一鼓作气收复南满,杨震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这么好的胃口。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兵力和实力,还远远做不到可以两面同时与侵华日军两大战略集团作战,并一鼓作气同时打垮这两大战略集团。
尽管杨震在战前,为东北战场制定了缜密的作战计划。但在此次会战之中,从一开始东北战场就被定为辅助战场。以牵制并尽可能的消耗关东军有生力量为主,攻城略地倒是没有在计划之中。在东北虚张声势,华北大动干戈,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在。
因为对于杨震来说,他要的是那种无坚不摧,拉出去就能打硬仗的部队。而不是建立在沙滩上,一个浪头打过来就灰飞烟灭,沙子堆起来的部队。在这一点上尽管知道可能要承担的压力有多大,但杨震也是坚决不肯妥协的。
杨震在某些人眼中过于苛刻的标准,让抗联即便是经过了将近大半年的扩编,兵力依旧不能说满足要求。可杨震宁愿在兵力使用上,就这么紧巴巴的,甚至是有些捉襟见肘。宁愿就这么精打细算,也坚决不同意降低任何的标准。
为了在兵力紧张的情况之下,满足两线作战的要求。杨震和郭炳勋在兵力使用上,精细到了每一个团,在坦克部队的运用上甚至到营一级。但无论计算在精细,同时在相距几百公里的两线作战,并同时承担两个主战场,对于抗联来说还是有些不堪重荷。
在这种情况之下,杨震与郭炳勋经过慎重的考虑,以及反复的沙盘推演。还是决定发挥自己坦克数量与性能,皆远远多于关东军的优势。以及辽河中部平原、低山丘陵,适合发挥坦克作战的地形。在整个冀中作战期间,在东北战场上这个采取以攻代守。
但在部兵力一分为二的情况之下,东北战场留守的整体兵力,相对于关东军来说还是不足。尤其是在主要兵力,都要放在更适合坦克作战的四平以南,铁岭以北的中长铁路沿线,相对狭长地带情况之下,地形复杂的东部山区整体兵力不足。
所以杨震在几经考虑之下,采取了一反常态的战术。在东部山区采取这种浅纵深与大纵深穿插,相互结合的战术。在更加适合坦克作战的西线,也就是辽河以西的康平、法库正面,采取防御态势。
并在战前,专门将准备用于东北战场东线的参战部队,拉到了通化一带的山区,进行长达三个月的战术合成演练。在战术演练阶段,所有能设想情况都经过反复的演练。尤其是针对东部山区特殊的地形,日军可能会采取的伏击战术,都经过了专门的演练。
经过苦心训练不仅部队山地穿插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针对辽东山区特殊地形,也拿出了一套相当详细的战术。并专门调整了部队的武器装备,增加了重迫击炮的编制,使之更适合东线的战术要求。
选择的坦克类型,也是从抗联装备的多种坦克之中经过苦心比对,以及在德军装甲兵军官的建议之下,才最终敲定的美制型轻型坦克。尽管德**官以及抗联的装甲兵干部,都认为这种坦克性能,主要是火力与装甲防护力比德制三号坦克要差的多。
特别是外形过于高大,使得目标过于明显。在山区地形上,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弱点。日军如果在制高点设置观察哨,很远就可以发现机动的这种坦克。而且其不良的观察视线,在山地作战也会影响到火力发挥。
但是这种美制轻型坦克,马力大、越野能力强,行驶速度相当的快。虽说这外形有些过于高大,显得很晃眼。可三十一度的爬坡能力,不仅在山区地形上使用坦克作战至关重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弱点。
火力上虽说只装备了一门三七坦克炮,但是却配备了三挺机枪,反步兵火力可谓相当的强。最关键的是,这种眼下美国援助抗联的主力坦克,因为数量相当的充足。即便遭遇到较大的战损,但是补充上也很容易。
当然这种坦克最大的问题是,只能使用航空燃油,无法使用抗联自己生产的汽油。不过依托东北作战,在美国人的慷慨之下,这种燃油的数量还是有保障的。所以在东北战场上,这种坦克就像杨震在平西打的那次坦克穿插作战一样,主要被放在了东线山区使用。
而且这种坦克,在东线山区作战也的确发挥了杨震期待的作用。只是这种坦克的装甲,相对于关东军眼下的反坦克炮密度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薄弱。战果的确很大,但是损失数量也相当的不轻。在此次作战之中,这种坦克也是抗联所有型号的坦克之中损失最大的。
至于被杨震留在东北战区作战的英制步兵坦克,因为拙劣的越野性能,以及过于缓慢的速度。无法执行这种山地穿插作战,除了部分被调往关内参战之外,主要被用于辽河平原上,与英制巡洋坦克配合进行正面突破。
在杨震苦心积虑的计划之下,东北战场至少到目前为止,还算基本上达成了当初设想的战术要求。通过这种又拉又打的战术,将关东军乃至整个朝鲜军,都牢牢牵制在东北以及朝鲜半岛。无论关内战场形势如何的危急,关东军却无法从东北抽调一兵一卒南下进关。
东北战场眼下的僵持,虽说让抗联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是眼下这种僵持局面,却正是杨震需要的。因为抗联在东北的整个作战行动,本身就是为了配合在华北战场作战,分散日军兵力而进行的。
至于攻城略地、一鼓作气收复南满,杨震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这么好的胃口。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兵力和实力,还远远做不到可以两面同时与侵华日军两大战略集团作战,并一鼓作气同时打垮这两大战略集团。
尽管杨震在战前,为东北战场制定了缜密的作战计划。但在此次会战之中,从一开始东北战场就被定为辅助战场。以牵制并尽可能的消耗关东军有生力量为主,攻城略地倒是没有在计划之中。在东北虚张声势,华北大动干戈,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