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有网友在洛杉矶遇到一场商业拍卖,里面有一处商业设施他非常感兴趣。但拍卖是下午2点开始,他是早上看到的拍卖告示。大意就是此处物业属于a公司所有,经过评估,物业价值150万。拍卖理由是a公司在某贷款机构有一笔2009年购买此物业时产生的10万美元贷款逾期未还,于是贷款机构发起拍卖,起拍价格是13万。

    这时网友就上网站去找资料,发现这个a公司的确是只有这一笔欠款,的确是用此物业抵押。而这位网友知道,像这种商业地产拍卖成交价一般在估价的60%。这就相当于能用几十万买到150万的资产,这当然是个大便宜。

    于这位网友兴冲冲地的四处筹款,拿着50万支票来到拍卖会场。

    到了会场,发现这里许多都是中介或者代理人或者律师,但他因为时间匆忙,什么都没准备,于是他就留了个心眼。

    同期拍卖的其他资产都有人竞拍,但轮到这处地产的时候,幸亏这位网友机灵,他决定等人家动手在再行动。但是结果却无人举牌,于是此处物业宣布流拍,明天继续拍卖。

    这位网友越想越不对劲,回来后到处查找这份商业地产的资料,到各个收费网站去找,最后,终于发现了,这哪里是大便宜,这分明是一起商业诈骗。

    出问题的不是a公司,而是2009年卖给a公司地产的b公司。

    这处地产是b公司2005年买进。当时b公司向银行按揭420万,这笔贷款是以本物业抵押的第一笔贷款。2009年a公司买进全部产权时,买卖合同规定继承420万债务,抵押并未撤消。b公司向贷款机构借的10万贷款,实际是以本物业抵押的第二笔贷款。

    这里有个陷阱,如果是第一笔贷款的放贷人,也就是银行发起拍卖,那么购买人不用负责第二笔贷款。但现在是第二笔贷款放贷人,那个放贷机构发起拍卖,那么购买人就要负责两笔贷款。

    也就是说一旦有人以为这是大便宜,能用6折价格买到产业,在拍卖人宣布开拍后举牌,那么拍卖师肯定会顺势敲锤。这样看似用13万美元买到150万的物业,可实际上还有430万的债务也被转移到购买人头上。

    这位网友接着调查,发现这出骗局是有一位律师操作的,律师本人组成了b公司,而a公司的注册人的姓和b公司注册人的姓是一样的。并且拍卖公司和第二笔贷款的放贷机构的地址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除了那位律师是主谋外,拍卖公司和放贷机构也是帮凶。

    至于第一笔贷款的银行,应该是受害者。虽然银行当时将评估为250万的本物业放贷出了420万美元,但是这实际是那位律师的操作手法。

    在银行评估贷款的时候,他们有个公式,就是商业地产能贷出的金额,是租金的多少倍,比如年租金20万,那这套地产价值大约就是350万。这位律师就利用了这个漏洞,将物业租给自己的马甲公司,这样他反正左腰包出右腰包入,了不起就是亏几千税金,相对于收益来说,这点钱简直就是毛毛雨。

    这场骗局本来针对的不是网友这种人,他们针对知道如何研究资料的专业中介,他们做手脚的地方是在时间上面。早上发通告,下午就拍卖,而且是那么有诱惑力,目的就是使人着急。专业中介只有拍买成功才收钱,所以主观上中介很希望成功买进,如果买主偶然发现这个心仪物业并匆忙指示中介去竟拍,而中间又因为时间不够无法深入调查的话,那么中招概率可不低,因为这些资料埋藏的很深,必须从付费网站上查询。

    不要以为这只是孤立案例,实际上这种叫业权诈骗(titlefraud),这种诈骗非常多,多到以至于保险公司有一种险叫做产权保险(title

    insurance),就是提供给大家来对付这种诈骗。

    而且不仅一个物业能够多次抵押,还有增值部分也能抵押。比如一栋房子,以前只值50万,于是抵押贷款到30万。过几年世道好了,房子升值了,现在它价值80万。那这增加的30万的价值又可以抵押一次,贷出20万来。

    扯远了,说回正文。

    肖逸飞对合同的理解是反正我不超过2个亿,你都要带给我。但银行却不是这样理解的。银行的理解就是,我给的是2亿的额度,你只要了4千万,在额度内,那我批了,这份协议就履行完了。

    你还想要贷款,可以。你的油画值2个多亿,第一次只要了4千万,还有价值,还能进行第二次抵押。但这是第二笔贷款,我们必须完整走流程,这就要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