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发展之源,是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战略大事,元奇创办之初就不遗余力的推行普及教育,每年都划拨巨额资金作为教育经费,易知足更是在多个场合阐述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工业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身为易知足最为重要的幕僚赵烈文更为清楚,普及初等教育对于工业革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着实没想到,孤悬海外并且一直闭关锁国的倭国初等教育比例会如此之高,不怪易知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采取如此惨烈的手段灭亡倭国。

    默然半晌,赵烈文才开口道:“大掌柜用心良苦,不过,学生担心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会利用此事进行攻讦,败坏大掌柜声誉,不利于立宪之后大掌柜摄政。”

    “惠甫多虑了。”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不能摄政又如何?掌控着金融经济,即便身处江湖,亦能掌控政局,何必在意那个虚名,我如今即便不是镇南王,不也能照样操纵大清的朝局?”

    听的这话,赵烈文不由的一笑,“是学生着相了。”

    “不必太在意身前身后名,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人生一世但求无愧于心,足矣!”易知足说着看向解修元,“灭掉倭国,失去倭国这个不算小的市场,对于元奇的损失是不小,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凡是皆有利弊,相比起消除倭国这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将倭国永久纳入我国版图,眼前这点利益根本算不了什么,更何况,这些损失只是暂时的,十年八年之后就能恢复过来。”

    说的轻巧,人头又不是韭菜,割了一茬很快就能又长起来,解修元暗自腹诽,对于倭国这个市场,他着实是有些舍不得,否则今天也不会来帮着赵烈文做说客,不过,连赵烈文都改变了态度,他还能说什么?

    略微沉吟,他才道:“倭国人口有三千万之众,幕府制度甚至还不如封建专制皇权制度,初等教育比例怎会如此之高?”

    这是质疑倭国的教育普及程度?易知足看了他一眼,慢条斯理的点了支烟,这才缓声道:“倭国受我国文化影响极深,奉行朱熹的儒家学说,希望藉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来培养百姓忠於幕府的思想,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稳定,巩固幕府统治的目的。

    倭国有着完善的教育体系,不过,初等教育普及程度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还要归功于寺子屋,也就是寺院开办的私塾。

    佛教在倭国的兴盛程度远远高于我国,德川幕府将佛教纳入了政权体系之中,可以说倭国每一个百姓都有归属护持的寺院,区区不过一省之地的倭国拥有数以万计的寺庙,仅是寺子屋就有一万五千多个。

    另则,倭国的寺子屋教育除了文化教育外,还重视道德教育,提出了很多道德规范,崇尚质朴、勤俭、勤奋、努力和安分守己。这也是寺子屋教育得以大力推广的原因之一。”

    说到这里,他轻轻磕了磕烟灰,“我国的佛教道教也颇为昌盛,寺子屋教育模式可以尝试一下......。”

    听的这话,赵烈文连忙道:“大掌柜,此事须得谨慎,学生窃以为,宗教纳入政权体系,弊大于利。”

    “我可没打算将宗教纳入政权体系。”易知足笑道:“不过是打算利用民间的力量来推动普及教育,遍布各地的寺庙道观是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再说了,西洋各国的教会学校也不少。”

    倭国,濑户内海,高见岛,多度津藩,港口。

    黄昏之时,一支由十余艘船只组成的小规模船队缓缓的驶进多度津港口,这是一支混合船队,前后都几艘倭船都悬挂着幕府水军的旗帜,中间五艘冒着黑烟的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战舰则是悬挂着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金龙旗。

    居中的旗舰‘香河’号甲板上,出使倭国前往京都册封的钦差邵亨豫望着越来越近的简陋的港口,微微蹙着眉头,船队穿越濑户内海前往大阪,一路行程都有计划,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正这样一个简陋的港口停靠。

    回头瞥了一眼身后几个身着蓝色海军军装的军官,他忍不住道:“今晚在这里歇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