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无路可逃的人们纷纷自愿奔上城头,冲向城门,即使没有兵器盔甲,即使只是拿着镰刀锄头,即使只是一身布衣。

    在这一刻,平民百姓都成为了斗士。

    在这一刻,民族意志再一次凝聚在京城城墙上,凝聚在每一块城砖之上。

    没有迅速破城,让蒙元首领颇为急躁,却不甘就此离去。因为他知道京城的抵抗绝不会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也许下一波猛攻,也许再冲杀一次,那城门便会失守,支离破碎。

    在战场上,损耗几乎都是双向的,就看哪一方更多一些,更难以承受。

    其实他并没有估算错误,几番搏杀之下,京城的抗线真得到了濒临崩溃的临界点。

    战争很注重士气,但士气也不是万能的。

    如果再让蒙元骑兵攻多几天,如果蒙元的战备再充分一些,比如多准备点攻城器械——作为游牧部落,对于城池的概念认识颇为薄弱,他们更依赖坐骑冲锋,而这样的作战方式和特长,在广阔的地形上能威风八面,大杀四方,但攻坚起来就显得力有不逮了。

    这也是强弩之末的元文昌部众,能苦战坚持那么长时间的主因。

    只是,世事无如果。

    攻城战第三天,一支大军突然出现在后方,旗帜飘扬,一个斗大的“陈”字随风飞舞;另有“锐士”、“玄武”等旗号铺张开来。

    没有人知道这一支队伍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也不知道领军者是何方神圣。但远远望去,一张张坚毅的面孔表明了他们的身份——

    “援军!”

    城墙之上,有军士发出了撕心裂肺般的吼叫。

    “援军……”

    下一刻,一阵阵困兽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京城,久久无法平息。更有人喜极而泣,泣不成声。

    的确是援军,大军毫不客气就冲杀向蒙元的后营,肆意砍杀起来。

    战争是一门哲学,而入场时机则是学习的钥匙;若时机不对,则处处被动,但当恰到妙处时,便是一场一面倒的收割。

    莫轩意的先锋军来的时间正在点上,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发出了冲锋的号令。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得多了,鏖战多日的蒙元骑兵在方方面面上都近乎极限,面对突如其来的生力军,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