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骊山汤离开,天色已暗澹下来。

    李泰最后还是在宵禁前,赶回魏王府,然后躺在自己床上,刚想要躺下来好好睡一觉,但却艰难的从被窝中爬起来开始研磨书写。

    今天与阿耶碰面这么重要的事自己怎么能不记载下来,这不是显得自己都不重视今天。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末尾加一句,自己应当为阿耶的梦想添砖加瓦。

    自己就是大唐一块砖,哪里需要就把自己往哪里搬。

    写完后,李泰只感觉松了一口气,便安心躺在了床上,没有一会儿便是睡过去了。

    等到第二天起来,李泰在白鹤打理下,开始探查吐谷浑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详细知道了整件事情始末,倒也没感觉王玄策做错了,只感觉有些头疼而已。

    毕竟那种动不动就让人有大格局大局观之类能力的人,根本就是脑残。

    因为只要是人能力就是有限的,能够在自身格局内做到优秀,都称得上是栋梁之才。

    说到底还是要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尽其事。

    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事。

    就好像以大唐高层的视野来说,吐谷浑被过分的削弱,虽然这些年能让大唐有所威风,但不符合大唐在边疆的意义。

    但这种事情跟在职王玄策是没什么关系的。

    王玄策是西海郡令,同时他收到的任务是保护诺曷钵,只要他没有让西海郡受到威胁,且保护好了诺曷钵,那王玄策就应该得到奖赏。

    至于王玄策的执行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

    就好像在历史上,说什么王玄策一人灭国让吐蕃失去后顾之忧,从而能发展成雪域帝国,实际上跟王玄策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王玄策来说,他当时是大唐的使节,代表得是大唐的脸面。

    阿罗那顺今天劫敢掠大唐使节,那明天就敢跟大唐宣战,王玄策直接调度吐蕃军队将其覆灭,这要怪也只能怪阿罗那顺的中天竺实在是太拉跨了,居然连城下之盟都做不到。

    说实话,这样的王国能不能在未来成功牵制住吐蕃,怕任何人来了都会发自内心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