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敏得知银车被抢的同时,又急急上书朝廷告之这一消息,八百里加急,三日后,一计快马在汴梁城门拉开的那一刻,如箭一般冲了进去。

    清晨的汴梁大街,赶早市的百姓们搭棚设摊,生起火炉,摆好了桌椅,挑夫走街窜巷,开始吆喝,汴河上白帆如翼,船浆翔舞。

    那计快马穿过御街,越过虹桥,进了内城,终于来到巍峨的皇宫门前,“嘶”的一声长鸣,马背上的人摔了下来,守卫宫门的羽林军立即上前扶起那人,但见他脸色苍白,人几乎虚脱,他从怀里拿出一封牛皮纸包好的信件,“快,陈州八百里急件。”说完便晕了过去。

    此刻还未到早朝时间,皇宫也是一片宁静,福宁宫是整个皇宫最豪华的寝殿,红墙琉璃瓦,白玉铺地,檀木作梁,殿内水晶为灯,珍珠为帘,一尊凤形香炉香烟袅袅,鲛绡宝罗帐层层挂起,随着宫人们进进出出,而微微扬动。

    一女子端坐在铜镜前任左右宫人,为她梳装打扮。

    铜镜中的她,不再年轻,眼角有了细纹,眼神却一如既往的凌厉,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她明白让人真正害怕的是她的身份。

    大燕王朝的刘太后,真正的执政者,自先帝驾崩,留下一句遗言,“朝中军政重事,由皇太后权取处理。”

    从此她便明正言顺的把持了朝政,如今己十年之久,以其强硬的手段迫使朝臣臣服,堪比武后。

    “太后娘娘,今日梳流仙髻可好?”一个动听的声音传来,如三月春风,温暖人心。

    刘太后颌首,通过铜镜看着一双纤纤细手熟练的挽起自己的长发,而那双手的主人,明眸皓齿,美艳动人,不由得长叹一声。

    “可是清漪弄痛了娘娘?”

    刘太后摇了摇头,“哀家老了。”

    “娘娘不老,娘娘正值盛年。”

    刘太后呵呵一笑,便是如此,眼神仍犀利如剑,片刻,“你说谢玄如今到了那里?”

    为刘太后梳发的清漪是她的女官,从小便随其左右,不仅貌美,更是心思玲珑,处事谨慎,因而深得刘太后信任,甚至还让帮着审阅奏章。

    只听她缓缓道来,“中丞大人出发己有十日,只是里县地动,波及附近州县,听闻有些官道受损,恐会有所耽搁。”

    清漪一边说着,一边将最后一束发丝挽上,“不过娘娘不用担心,中丞大人知事情紧急,定会想法紧快赶到。”

    “嗯。”刘太后轻应一声,对着镜子左右看了一番,“谢玄办事哀家放心,这些年多亏他相助哀家,这若大的燕国,哀家一妇道人,扛得也累了。”

    清漪听言,嘴角扯出一丝笑容,“娘娘忘了还有庆国公呢。”

    庆国公刘承,是刘太后的胞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