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作‘视差法’。它可以很好地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最佳的精度是以地球直径为基线,此时除以2就是地心视差。地月距离被托勒密用这种方法测得为57弧分。
圆周的360分之一为一度,一度的60分之一为弧分。别的星星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远得多,到了远望镜大发展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极度微小的视差测量,法国天家j。d。卡西尼于1673年测出火星的视差。
从火星开始,人类已经能够很轻松地测定太阳系内行星的距离,最后不断地提高精度,对太阳系的大小的估计也越来越准确。
人类不能停止探索的步伐,终于把目光投向了太阳系之外,那里的恒星之所以被称为恒星,是因为人们曾经以为它们是永恒不动的。但也有天者表示怀疑,认为恒星并不是不动,而是因为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远,看上去就像不动一般。
这个遥远真是远超几百年前原始观测手段,在1718年,英国天家哈雷第一次观察到了恒星的自行。较远的恒星和较近的恒星之间的运动才有可能被观察到,这叫作恒星的自行。
哈雷发现天空中最明亮的三颗恒星:天狼星、南河三星和大角星的位置跟希腊天家的记录不符,即使考虑到当时古希腊人是以肉眼观察星空,这种差距也太大了,所以应当是一次非常可靠的恒星不永恒稳定的证据。
这三颗星算是比较近的恒星了,但即使是这样,它们与我们的距离之远,即使是哈雷以地球绕太阳的直径为基线,半年观察一次,竟然仍然测不出任何视差。
天文望远镜持续改进了100年,每每有天家想用新发明的望远镜测一测恒星视差,结果都是无功而返。科学家对恒星距离的估计也越来越远。
这种情况到了1830年代才发生改变,德国天家贝塞尔发明了‘量日仪’,因为最初它是用来测量太阳直径的。不过,量日仪也能测量恒星到恒星的距离。贝塞尔月复一月地注意到恒星间距离地变化,终于测出了历史上第一个恒星的视差。
他的选择是天鹅座一颗每年的自行都非常大的小星,称为天鹅座61星。他对天鹅座61星持续观察了一年多才得到测量结果。这个结果把天文距离带到了亚弧秒级别,他得到的结果是0。31弧秒。
这个史诗级的距离数字是100万亿公里。到了用万亿来作单位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要发明一新的单位了,否则再发展下去就会很不好记。宇宙中的速度上限光速走一年的时间作为距离单位就派上用场了。
通过光速,我们可以把天鹅座61星的距离为11光年,很好记忆。
有了先例,对于附近恒星的测量立即就得到了发扬光大,在贝塞尔成功测量之后的两个月,英国天家亨德森就测出了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a星,我想这应当成为人类的常识:4。3光年。
在我亲自加入观测大军之前,我也资助了大量的天家建造更好的望远镜,共有70颗恒星被视差法测量出来。最远的数字约为100光年,这是不太可靠的,因为太远了,100光年大概是视差法的极限。
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星星约有6千颗,我们能测出距离来的仅仅70颗,真是任重而道远啊。不过,由于有了这70颗星星的距离数字,有天家能够用数数的方式来对我们的银河的大小有一个很粗略的估计。
当伽利略在1609年把他发明的望远镜对准银河时,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原本只有6000多颗星星的天空霎时间变得不可计数,像上帝在天空中撒了一把玉米面似的。(玉米面是唐宁喜欢吃的山东煎饼的主料)
1785年,。赫歇耳估计了一下银河系的恒星数目,约一亿颗。我们用灯火做个小实验就能印证一个著名的定律:a星的亮度是b星的九分之一,a星的距离便是b星的3倍。
赫歇耳姑且假定所有恒星的亮度都一样的,就能对银河的大小得出一个非常粗糙的数字。他根据这些恒星的亮度等级,断定银河系的直径约为到明亮的天狼星距离的850倍,而银河系的厚度是这个距离的150倍。
根据最新测出来的天狼星距离的数据,赫氏的估计是银河系的直径为7500光年,厚度为1300光年。以我们现在的望远镜制造工艺和计算手段,我们所知道的银河系恒星的数目远不止一亿,恒星的亮度(大小)也不可能是一样的。
不过,这是人类第一次将对宇宙的想象有理有据地延伸到了近万光年的级数。我为什么会介入恒星测量呢?那是因为有一个天家来问我,最近通过太阳光谱发现太阳是由氢和氦构成的,这有什么意义吗?
圆周的360分之一为一度,一度的60分之一为弧分。别的星星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远得多,到了远望镜大发展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极度微小的视差测量,法国天家j。d。卡西尼于1673年测出火星的视差。
从火星开始,人类已经能够很轻松地测定太阳系内行星的距离,最后不断地提高精度,对太阳系的大小的估计也越来越准确。
人类不能停止探索的步伐,终于把目光投向了太阳系之外,那里的恒星之所以被称为恒星,是因为人们曾经以为它们是永恒不动的。但也有天者表示怀疑,认为恒星并不是不动,而是因为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远,看上去就像不动一般。
这个遥远真是远超几百年前原始观测手段,在1718年,英国天家哈雷第一次观察到了恒星的自行。较远的恒星和较近的恒星之间的运动才有可能被观察到,这叫作恒星的自行。
哈雷发现天空中最明亮的三颗恒星:天狼星、南河三星和大角星的位置跟希腊天家的记录不符,即使考虑到当时古希腊人是以肉眼观察星空,这种差距也太大了,所以应当是一次非常可靠的恒星不永恒稳定的证据。
这三颗星算是比较近的恒星了,但即使是这样,它们与我们的距离之远,即使是哈雷以地球绕太阳的直径为基线,半年观察一次,竟然仍然测不出任何视差。
天文望远镜持续改进了100年,每每有天家想用新发明的望远镜测一测恒星视差,结果都是无功而返。科学家对恒星距离的估计也越来越远。
这种情况到了1830年代才发生改变,德国天家贝塞尔发明了‘量日仪’,因为最初它是用来测量太阳直径的。不过,量日仪也能测量恒星到恒星的距离。贝塞尔月复一月地注意到恒星间距离地变化,终于测出了历史上第一个恒星的视差。
他的选择是天鹅座一颗每年的自行都非常大的小星,称为天鹅座61星。他对天鹅座61星持续观察了一年多才得到测量结果。这个结果把天文距离带到了亚弧秒级别,他得到的结果是0。31弧秒。
这个史诗级的距离数字是100万亿公里。到了用万亿来作单位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要发明一新的单位了,否则再发展下去就会很不好记。宇宙中的速度上限光速走一年的时间作为距离单位就派上用场了。
通过光速,我们可以把天鹅座61星的距离为11光年,很好记忆。
有了先例,对于附近恒星的测量立即就得到了发扬光大,在贝塞尔成功测量之后的两个月,英国天家亨德森就测出了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a星,我想这应当成为人类的常识:4。3光年。
在我亲自加入观测大军之前,我也资助了大量的天家建造更好的望远镜,共有70颗恒星被视差法测量出来。最远的数字约为100光年,这是不太可靠的,因为太远了,100光年大概是视差法的极限。
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星星约有6千颗,我们能测出距离来的仅仅70颗,真是任重而道远啊。不过,由于有了这70颗星星的距离数字,有天家能够用数数的方式来对我们的银河的大小有一个很粗略的估计。
当伽利略在1609年把他发明的望远镜对准银河时,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原本只有6000多颗星星的天空霎时间变得不可计数,像上帝在天空中撒了一把玉米面似的。(玉米面是唐宁喜欢吃的山东煎饼的主料)
1785年,。赫歇耳估计了一下银河系的恒星数目,约一亿颗。我们用灯火做个小实验就能印证一个著名的定律:a星的亮度是b星的九分之一,a星的距离便是b星的3倍。
赫歇耳姑且假定所有恒星的亮度都一样的,就能对银河的大小得出一个非常粗糙的数字。他根据这些恒星的亮度等级,断定银河系的直径约为到明亮的天狼星距离的850倍,而银河系的厚度是这个距离的150倍。
根据最新测出来的天狼星距离的数据,赫氏的估计是银河系的直径为7500光年,厚度为1300光年。以我们现在的望远镜制造工艺和计算手段,我们所知道的银河系恒星的数目远不止一亿,恒星的亮度(大小)也不可能是一样的。
不过,这是人类第一次将对宇宙的想象有理有据地延伸到了近万光年的级数。我为什么会介入恒星测量呢?那是因为有一个天家来问我,最近通过太阳光谱发现太阳是由氢和氦构成的,这有什么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