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秦宇并没有亲自去收拾八大王,而是就留在了石柱,剿灭八大王和李过的事,则由李定国和秦丽华来围剿。
为了不使李定国尴尬,第三军团主要还是收拾川北,汉中的闯军,川西川南贵州等地的八大王人马,则由秦丽华的白杆兵负责。
当然仅凭那几千白杆兵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从湖广带来的十万大军也暂时交给了秦丽华来统一指挥。
毕竟白杆兵更懂得如何在西南地区打山地战,秦宇给秦丽华的任务,可不单单只是剿灭八大王,还要让各地的土司接受改土归流。
八大王和李过无非是苟延残喘,只要将成都,汉中等几座大城攻破,两人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多久。
反观西南各地的土司,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土司不但个个手握私兵,对辖区也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而且还极其的排外。
加上天高皇帝远,各地习俗不同,百姓愚昧,又经常联合在一起,稍有不满,就造反叛乱,杀汉官,屠汉民,让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是头痛不已。
最后不得不选择怀柔政策,慢慢同化,因为大军进山围剿的代价实在太大。
除了名义上的归顺,实际上朝廷根本就管不到他们,有些感恩的土司,或许会接受朝廷的调遣,但大多数都是不鸟朝廷的,谁占据了中原正统他们就归顺谁。
像石柱白杆兵这种土司,绝对是极少数的。
若秦宇也像历朝历代那般采取怀柔政策,倒也可以确保西南各地区相安无事,一两百年后也就同化的差不多,奈何秦宇是个急性子。
或者说他不想将麻烦和隐患留给后代子孙,而是想在有生之年全部解决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
和秦丽华一番交谈,对西南各地土司有了个大概了解后,秦宇对自己的改土归流政策也稍微做了一些调整,没有原先那般激进了。
首先就是废除土司世袭制,主动归顺,愿意接受改革的,土司可以保留官职,担任各州的知州。
各地传统的一些习俗可以保留,但前提条件是不能与秦法冲突,与秦法冲突的习俗必须要废除,尤其是一些严重违背的。
各村寨可以自治,由百姓自给推举村长乡长,暂时也不用交纳任何税,可县一级官员,却必须由朝廷派遣汉人担任。
将来各乡村还要建学校,孩童必须要读书,秦宇觉得少数民族的教育,甚至还要先一步普及开来。
再者就是各土司的财产,主动归顺的可以保留自己的移动产,但所占据的固动产,比如大量土地,山林,房屋等必须要交出来,分配给治下的普通百姓,至于大量的奴仆,更是要第一时间废除。
起码名义上不能签署卖身契,今后的大秦,除了皇帝,理论上所有人都一律平等,都享受秦法的保护,当然那些抄家的除外。
为了不使李定国尴尬,第三军团主要还是收拾川北,汉中的闯军,川西川南贵州等地的八大王人马,则由秦丽华的白杆兵负责。
当然仅凭那几千白杆兵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从湖广带来的十万大军也暂时交给了秦丽华来统一指挥。
毕竟白杆兵更懂得如何在西南地区打山地战,秦宇给秦丽华的任务,可不单单只是剿灭八大王,还要让各地的土司接受改土归流。
八大王和李过无非是苟延残喘,只要将成都,汉中等几座大城攻破,两人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多久。
反观西南各地的土司,才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土司不但个个手握私兵,对辖区也有着绝对的控制权,而且还极其的排外。
加上天高皇帝远,各地习俗不同,百姓愚昧,又经常联合在一起,稍有不满,就造反叛乱,杀汉官,屠汉民,让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是头痛不已。
最后不得不选择怀柔政策,慢慢同化,因为大军进山围剿的代价实在太大。
除了名义上的归顺,实际上朝廷根本就管不到他们,有些感恩的土司,或许会接受朝廷的调遣,但大多数都是不鸟朝廷的,谁占据了中原正统他们就归顺谁。
像石柱白杆兵这种土司,绝对是极少数的。
若秦宇也像历朝历代那般采取怀柔政策,倒也可以确保西南各地区相安无事,一两百年后也就同化的差不多,奈何秦宇是个急性子。
或者说他不想将麻烦和隐患留给后代子孙,而是想在有生之年全部解决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
和秦丽华一番交谈,对西南各地土司有了个大概了解后,秦宇对自己的改土归流政策也稍微做了一些调整,没有原先那般激进了。
首先就是废除土司世袭制,主动归顺,愿意接受改革的,土司可以保留官职,担任各州的知州。
各地传统的一些习俗可以保留,但前提条件是不能与秦法冲突,与秦法冲突的习俗必须要废除,尤其是一些严重违背的。
各村寨可以自治,由百姓自给推举村长乡长,暂时也不用交纳任何税,可县一级官员,却必须由朝廷派遣汉人担任。
将来各乡村还要建学校,孩童必须要读书,秦宇觉得少数民族的教育,甚至还要先一步普及开来。
再者就是各土司的财产,主动归顺的可以保留自己的移动产,但所占据的固动产,比如大量土地,山林,房屋等必须要交出来,分配给治下的普通百姓,至于大量的奴仆,更是要第一时间废除。
起码名义上不能签署卖身契,今后的大秦,除了皇帝,理论上所有人都一律平等,都享受秦法的保护,当然那些抄家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