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是不喜欢拿主意的,假如他要拿主意就没必要征求那么多人的意见,作为当地最高级别的官,他如果有什么想法要实施直接下个命令就是,就算要做点面子上的事,最多就是征求意见的同时或明或暗地暗示一下自己的观点让大家顺着说.见三个人决定不下来的事五个人也决定不下来,高第有些头疼了,他本想上奏说明情况把问题交给上面,但又怕皇帝或者军务院说他没能力连小事也办不好,一时之间就有点为难‰记住本站的网址:。
就在高第正为难的时候,赵率教这时候突然冒了句话替他解了围,赵率教说:“各位大人,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去年年底离京前皇上曾经说过一句话,虽不是针对贵州的情况但我认为可以参考一二,不知各位大人有没有兴趣听?”
高第一听大喜道:“皇上的话肯定是不会错的,赵将军你就说来听听。”
赵率教见朱燮元和蔡复一等人也点头应允,于是说道:“去年年底,皇上让我带兵沿运河而下直到南京,要我了解一下运河沿岸的具体情况,说准备在运河边修建几十座村庄安置我的部队及其家属,安置完后就让我们把运河修好≠走时皇上召见我说修建村庄时要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去修建,说到南方边陲****多就是因为官员没有照顾到普通百姓的利益,让那些土司钻了空子挟民自重。”
高第问道:“不知道皇上有没有说赵将军修河修村子跟土司制度有什么关系?”
赵率教说:“皇上的意思是南方很多地方是土司和流官并存,但百姓对朝廷派去的官员视若不见,就是因为这些官员有事不管不顾只会推卸让土司管,长此下去自然就没人把朝廷官员当回事。假如这些朝廷派去的官员能够主持公道让百姓的利益不受到损害,自然就会慢慢树立威信,百姓的利益在哪里?还不就是吃饭穿衣解决温饱吗?我们修河修路修房就是要让百姓有个安稳的生存环境,百姓看看朝廷给的好处比较土司的压迫,慢慢就会心向朝廷。”
赵率教平时不苟言笑给人以稳重的印象,一番话说出来让高第也轻轻点头,不过高第在点头的同时不经意间发现赵率教向张静安递了个眼色,高第顿时就觉得现在的情况有点意思了。从赵率教的话里可以听出他还是坚持要修路修河修村庄,按原来的既定规划办事,不过他没有明确说出反对朱燮元的围困计划,该谁或者说该用什么理由来反对朱燮元的计划呢?赵率教向张静安递眼色是不是说明他们早有默契该张静安出面?
果然,张静安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赵总兵的话让我也想起了一件事,就是临行前皇上也派人给我传过口谕,说到贵州后能不杀人尽量不杀人,能少杀人尽量不要杀得太多,对叛军慢慢围逼比大肆剿杀要好得多。”
朱燮元一听郁闷了,你们去年年底就到了贵州,算起来都来了小半年,你们都是现在才想起皇上的话,不同的是一个是亲自召见时说的一个是口谕,反正都是说的没有凭据。对一般人朱总督可以说口说无凭等话,但怀疑皇上是否说过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是问不出口的,不过假传圣旨是大罪一般人不会这么做。
朱燮元想了想问:“张总兵说皇上口谕里要你少杀人或者不杀人,是不是包括安邦彦和奢崇明的叛军?”
张静安说:“当然包括,皇上说了叛军之中的人其实本来也是百姓,反过来普通百姓拿起刀枪也就是士兵。假如我们强行大开杀戒,首先死伤的就是被安邦彦和奢崇明欺骗过去替他们送死的百姓,这样做就会让还对朝廷持好感的人死心踏地替叛军头子卖命。根据皇上的话我认为假如我们不那么急切去围剿,而是围而不打重点放在分化瓦解敌人内部上,就能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高第这时点头说:“这话有道理,只要我们杀了一个人,那么他的儿子、兄弟等人肯定会燃起报仇的怒火,杀死十个百个千个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跟朝廷结下死仇,确实不如分化瓦解效果好。不过怎么分化瓦解敌人是个难题,前一阵有不少人举家下山,后来听说在叛军的威逼和连坐措施下已经没有人敢再下来,两位总兵有什么办法吗?”
朱燮元听了张静安的话本想反驳,谁知道高第抢先一步赞扬张静安的说法,朱燮元心中很是不屑认为他们都是只会想当然的人。现在不杀人或者少杀人会不会争取到民心不敢说,不过五年前朝廷没杀一个人那些人还是叛乱了,说明杀人少就能争取到民心是错的。再说这五年多以来杀的叛军也有好几万,不能结的仇也早就结下了,现在再来说止杀收买民心已经晚了好多年。
张静安看出朱燮元的不屑表情,对高第说:“办法我们也有,不过朱大人好像有不同看法,还是听听他的意见吧。”
朱燮元冷冷地说道:“既然张总兵要听,我就说出来大家看怎么样,我也知道杀人不好,杀一个人就会结下一堆人的仇恨,不过打仗不杀人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只说天启三年进攻水西龙场一役,战斗中杀死叛军无数不说,战斗结束后还斩杀了包括奢崇明老婆兄弟在内的一万余人,杀死如此多的人结下的是多大多广的仇恨?他们的父子兄弟族人又怎么会为了小利放弃为亲人复仇?”
张静安问:“朱大人的意思是什么呢?以杀止杀吗?”
朱燮元点头说:“目前来看只有这样,叛乱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安邦彦和奢崇明等人自我膨胀,认为可以通过战争实现其野心。让他们还有他们的族人老实下来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给他们好处满足他们的**,二是让他们感到痛苦和恐惧最后绝望。第一个办法已经不可能,安邦彦和奢崇明一个要建国一个要独立,连将军丞相都封好了,就算我们同意皇上也不会同意的,对这些丧心病狂的人只有一个字就是剿!剿得他们生不如死他们自然会老实下来。”
朱燮元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很有气势,在场的人都无法反驳都认为说得有道理,加上谁也不是不敢杀人的软蛋,于是一时之间静了下来。高第一看着急了,争来争去还是没争出个名堂出来,给朝廷的回文还没有着落,大家都说服不了对方最后还得自己拿主意♀拿主意也不难,难的是必须要选得对,假如选择错了自己的主要责任是跑不了的。
不过高第也不是只知道为难的人,他想了想说:“我看这样好不好,张总兵和赵总兵商议个缓缓围困的方案出来,朱大人和蔡大人商议个进攻的方案出来,最后我们两相一比较优劣综合起来行动你们看好不好?”
四个人听高第这样说,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四人分开坐到旁边的两张小桌子上去商议去了。高第让营中文书给四人记录,自己端起茶碗喝了几口然后长长地出了口气,此时他才能清静一下,一边休息心里一边想着如何向朝廷写回文才不会出岔子。
就在高第正为难的时候,赵率教这时候突然冒了句话替他解了围,赵率教说:“各位大人,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去年年底离京前皇上曾经说过一句话,虽不是针对贵州的情况但我认为可以参考一二,不知各位大人有没有兴趣听?”
高第一听大喜道:“皇上的话肯定是不会错的,赵将军你就说来听听。”
赵率教见朱燮元和蔡复一等人也点头应允,于是说道:“去年年底,皇上让我带兵沿运河而下直到南京,要我了解一下运河沿岸的具体情况,说准备在运河边修建几十座村庄安置我的部队及其家属,安置完后就让我们把运河修好≠走时皇上召见我说修建村庄时要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去修建,说到南方边陲****多就是因为官员没有照顾到普通百姓的利益,让那些土司钻了空子挟民自重。”
高第问道:“不知道皇上有没有说赵将军修河修村子跟土司制度有什么关系?”
赵率教说:“皇上的意思是南方很多地方是土司和流官并存,但百姓对朝廷派去的官员视若不见,就是因为这些官员有事不管不顾只会推卸让土司管,长此下去自然就没人把朝廷官员当回事。假如这些朝廷派去的官员能够主持公道让百姓的利益不受到损害,自然就会慢慢树立威信,百姓的利益在哪里?还不就是吃饭穿衣解决温饱吗?我们修河修路修房就是要让百姓有个安稳的生存环境,百姓看看朝廷给的好处比较土司的压迫,慢慢就会心向朝廷。”
赵率教平时不苟言笑给人以稳重的印象,一番话说出来让高第也轻轻点头,不过高第在点头的同时不经意间发现赵率教向张静安递了个眼色,高第顿时就觉得现在的情况有点意思了。从赵率教的话里可以听出他还是坚持要修路修河修村庄,按原来的既定规划办事,不过他没有明确说出反对朱燮元的围困计划,该谁或者说该用什么理由来反对朱燮元的计划呢?赵率教向张静安递眼色是不是说明他们早有默契该张静安出面?
果然,张静安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赵总兵的话让我也想起了一件事,就是临行前皇上也派人给我传过口谕,说到贵州后能不杀人尽量不杀人,能少杀人尽量不要杀得太多,对叛军慢慢围逼比大肆剿杀要好得多。”
朱燮元一听郁闷了,你们去年年底就到了贵州,算起来都来了小半年,你们都是现在才想起皇上的话,不同的是一个是亲自召见时说的一个是口谕,反正都是说的没有凭据。对一般人朱总督可以说口说无凭等话,但怀疑皇上是否说过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是问不出口的,不过假传圣旨是大罪一般人不会这么做。
朱燮元想了想问:“张总兵说皇上口谕里要你少杀人或者不杀人,是不是包括安邦彦和奢崇明的叛军?”
张静安说:“当然包括,皇上说了叛军之中的人其实本来也是百姓,反过来普通百姓拿起刀枪也就是士兵。假如我们强行大开杀戒,首先死伤的就是被安邦彦和奢崇明欺骗过去替他们送死的百姓,这样做就会让还对朝廷持好感的人死心踏地替叛军头子卖命。根据皇上的话我认为假如我们不那么急切去围剿,而是围而不打重点放在分化瓦解敌人内部上,就能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高第这时点头说:“这话有道理,只要我们杀了一个人,那么他的儿子、兄弟等人肯定会燃起报仇的怒火,杀死十个百个千个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跟朝廷结下死仇,确实不如分化瓦解效果好。不过怎么分化瓦解敌人是个难题,前一阵有不少人举家下山,后来听说在叛军的威逼和连坐措施下已经没有人敢再下来,两位总兵有什么办法吗?”
朱燮元听了张静安的话本想反驳,谁知道高第抢先一步赞扬张静安的说法,朱燮元心中很是不屑认为他们都是只会想当然的人。现在不杀人或者少杀人会不会争取到民心不敢说,不过五年前朝廷没杀一个人那些人还是叛乱了,说明杀人少就能争取到民心是错的。再说这五年多以来杀的叛军也有好几万,不能结的仇也早就结下了,现在再来说止杀收买民心已经晚了好多年。
张静安看出朱燮元的不屑表情,对高第说:“办法我们也有,不过朱大人好像有不同看法,还是听听他的意见吧。”
朱燮元冷冷地说道:“既然张总兵要听,我就说出来大家看怎么样,我也知道杀人不好,杀一个人就会结下一堆人的仇恨,不过打仗不杀人是不可能的。别的不说只说天启三年进攻水西龙场一役,战斗中杀死叛军无数不说,战斗结束后还斩杀了包括奢崇明老婆兄弟在内的一万余人,杀死如此多的人结下的是多大多广的仇恨?他们的父子兄弟族人又怎么会为了小利放弃为亲人复仇?”
张静安问:“朱大人的意思是什么呢?以杀止杀吗?”
朱燮元点头说:“目前来看只有这样,叛乱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安邦彦和奢崇明等人自我膨胀,认为可以通过战争实现其野心。让他们还有他们的族人老实下来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给他们好处满足他们的**,二是让他们感到痛苦和恐惧最后绝望。第一个办法已经不可能,安邦彦和奢崇明一个要建国一个要独立,连将军丞相都封好了,就算我们同意皇上也不会同意的,对这些丧心病狂的人只有一个字就是剿!剿得他们生不如死他们自然会老实下来。”
朱燮元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很有气势,在场的人都无法反驳都认为说得有道理,加上谁也不是不敢杀人的软蛋,于是一时之间静了下来。高第一看着急了,争来争去还是没争出个名堂出来,给朝廷的回文还没有着落,大家都说服不了对方最后还得自己拿主意♀拿主意也不难,难的是必须要选得对,假如选择错了自己的主要责任是跑不了的。
不过高第也不是只知道为难的人,他想了想说:“我看这样好不好,张总兵和赵总兵商议个缓缓围困的方案出来,朱大人和蔡大人商议个进攻的方案出来,最后我们两相一比较优劣综合起来行动你们看好不好?”
四个人听高第这样说,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四人分开坐到旁边的两张小桌子上去商议去了。高第让营中文书给四人记录,自己端起茶碗喝了几口然后长长地出了口气,此时他才能清静一下,一边休息心里一边想着如何向朝廷写回文才不会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