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鞍到套到马嚼到马缰绳,一直到马蹄铁,一应俱全。耶律不花看得出来,这里的马鞍不是用来骑乘的,过于偏小,孩童也坐不上去,以前在契丹并没有见过。实在忍不住,弯下腰问卖货的主人:“主人家,你这马鞍这么小,要来何用?便小三岁顽童,也坐不上去。”

    那主人抬头看了耶律不花一眼,见不是个买货的,懒洋洋地道:“你这客人好不晓事,这又不是骑马的鞍子,用来套马而已。没了这个东西,如何拉车?如何耕田?”

    耶律不花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用,不由有些讪讪。契丹境内的马车比较粗糙,不如宋朝的精致。耶律不花想不到,就连乡下的马车都用到如此多的部件。最让耶律不花吃惊的,是这里有许多铁器,就连马嚼子也是精铁打就,如果在契丹境内定然价钱不菲。而且在这边远之地,竟然有卖马蹄铁,让耶律不花觉得不可思议。马蹄铁早就发明出来了,但一直到这个时代,应用也不普遍,就连军马都有许多没有钉蹄铁。

    契丹人自小长在马背上,但这里马的用具,一大半耶律不花都没有见过。

    牲畜的使用,并不只是选良种,配套使用的挽具更加不可小视。有合适的挽具,哪怕是很一般的牲畜,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没有合适的挽具,用这里的马匹耕田,一两天马就废掉了。车也是如此,有合适挽具的马车,随便一匹马也可以拉上千八百斤。没有合适的挽具,精选好马也拉不了多少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在永城县的时候起,杜中宵便致力于整理一套制式的农具,牲畜挽具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火山军,终于基本完成,大多都是从前世的印象完善来的。

    马驴骡的挽具最明显,通过各理设计,用挽具对马的受力进行合理分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如欧洲长时间都是用套在马脖子上使用马力,使用效率低,对马的伤害大。中国传统的挽具,则是合理分配载荷到马背上,把拉力转化为部分压力,马的使用效率便就大大增加了。

    这整套的马具看着有不少铁制件,实际都是统一制式,模具制造,成本并不高。这些都是周边农户甚至山中蕃户最需要的东西,很多家庭当作重要资产,利润不菲。集市上火山军真正赚钱的,其实是这些不起眼的摊子,已经带有了部分工业化特色的商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