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异议狂飙(1/2)
就在姜雄华在北京参加怒江开发的会议时,张济夫在渝州家中,正和沈娟陪女儿耍。女儿3岁了,两口子都很忙,女儿平常在外婆家,由外婆帮忙照管。他们有时间就接女儿回来耍。
电话响起来,张济夫一接电话,原来是在昆明工作的一位同学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一个情况。当地的报纸刊出要开发怒江的消息,是由某电力集团和当地政府合作,已签署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公司,9月将动工建设,准备在20年内建好中游的十几个梯级电站。
张济夫也感到吃惊,同学曾经是搞水电勘测设计的,对水电工程熟悉。他问消息确切否?同学说报纸已经刊出,应该是真的,而且水电前期工作很漫长。如果发布了消息,说明事情已经是定下来的事了。同学说他身在当地,有些反对的话不好说,因为反对上项目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GDP,现状也是当地的专家学者支持怒江开发。他希望张济夫和绿色之友协会一起加入到反对的行列中,把他的一些意见也反映出来。并说稍后会把有关信息通过邮件发过来。
放下电话,张济夫把事情告诉沈娟。他有几位同学在云南的研究机构和高校,他们曾经一起考察过怒江,认为那里自然生态很独特也很脆弱,最好是不要大规模开发或尽量少开发。希望能保留怒江的原貌。同学希望绿色之友协会跟他们一起呼吁:不要开发怒江。
沈娟看出他是要加入进去。就说,听姜雄华说过,水电是绿色能源,是国家最需要的能源,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吧?
张济夫说,你不要听姜雄华他们吹得扎劲,水电好处是不少,但负面影响也不少。关键是没有必要把每条江都像挤香肠式的挤起来。怒江全部开发也就二千万千瓦的电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嘛。我当年考察美国科罗拉多河,美国人停建了两座电站,说几百万的电力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大峡谷的原始风貌破坏了,就找不到第二处了。这些是有借鉴作用的。
沈娟自从有了孩子后,不再像过去那样跟张济夫出去跑动,但对他和绿色之友的活动照旧支持。而这次她有些犹豫,很显然开发怒江是政府行为,不是单凭企业就可拱动的。丈夫要是总处在这种风口浪尖,很容易遇到麻烦,女儿才3岁,她可不愿意张济夫摊上啥麻烦。这些年为了搞环保公益,张济夫也遭到不少非议。
看着正在聚精会神看动画片的女儿,她委婉地说:“既然有人出头,这次你就不要冲在前面了嘛。”
张济夫说,正因为是政府行为,我们不在当地,有些话反而好说点。沈娟说,那你在协会里说说,看大家是否能同意参加,要是不同意的人多,我看你也可以考虑先不参与,先看看。这样行吗?
张济夫说,大家参与更好,如有不同意见,我也不勉强。就是单枪匹马,我也准备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就是说说自己的观点嘛,让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参考,没啥坏处嘛。我没有个人利益在里面,有啥子好担心的?
2003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主持评审,通过了由滇省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该报告规划的“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全梯级总装机容量可达2132万千瓦。该规划报告一出,就遭到强烈反对。参加会议的原环保总局代表不予签字,他们认为,怒江是除雅鲁藏布江外唯一相对完整的生态江河,建议作为一个原生环境的对照点和参照系予以保留,不予开发。会议内容一经媒体披露,立刻争议声一片。北京的一些环保人士也采取相应行动,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希望主管部门能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做出明智的选择。
张济夫晓得会议内容后,立刻发表意见反对。他多次到横断山区考察过,认为横断山区是我国地质地貌最特殊的一个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保留了世界上许多仅存于此的物种,是少有的原始森林区。像这种特殊的地区,应该尽量保留原貌,不要作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至少是少开发。他也明白已经启动的项目是拦不住的,有太多的力量形成合力在推动它,但对还没有启动的项目来说,也许能使它停下来。在横断山区大大小小的河流中,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流域都已经开始了大水电的建设,而怒江还没有开始大水电开发,在这种情况下,保留怒江的原貌有重要的价值,至少是不要急于开发。基于这种考虑,他认为留给后人去决策,比现在匆忙决策更有合理性和前瞻性。
似乎是无意中的巧合,也似乎是有针对性的。9月,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与会的大多数专家对怒江水电开发持反对意见,并从河流生态、地质地理、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动植物种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怒江的开发将弊大于利。张济夫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发言反对怒江开发。他在会上提出了几方面的理由:一、怒江所在的横断山脉地理位置特殊,在地理、地质、生物、水文等诸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怒江是仅存的还没有开发的河流,应保留其原有的生态面貌。二、包括怒江在内的“三江并流”地理现象,是亿万年来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自然资源,并且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保护该遗产,是我们应该遵守的承诺。三、怒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独有性不可复制,一旦遭到破坏,不可挽救。四、怒江沿断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在干流上建高坝大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和地震等危害,而在断层带上建电站,其工程的安全及寿命都会受到影响。五、怒江地区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可能依靠修建水电站脱贫。而大量的移民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诸如生态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
他的专家身分、数次考察怒江的经历、多种学科学术背景,而且发言内容不仅是他个人观点,还有他同学的一些意见在内,让他的发言很有分量,成为后来一些媒体人的理论依据。在一段时间内,有不少媒体就他的观点,多次采访他。一时间,社会上“为子孙后代保留一条生态江”的呼声,像一条汹涌的大江在舆情中奔涌。
更有戏剧性的是,同样是环保部门,又有了截然不同的声音。9月更晚些时候,省环保局召开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对以上质疑进行针锋相对地回应:三江并流怒江段的核心区域在海拔2500米以上,但怒江水电开发规划最高程为1570米,因此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影响。怒江水电开发不会导致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灭绝,而水域面积增大,会为水域栖息种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怒江水电开发对植物物种影响较小、不存在对原生植被的影响。实际上该州1500米海拔以下的森林已不复存在。
针对一些环保人士“保存中国最后一条自然流淌河流”的主张,滇省官方釜底抽薪,指出:上世纪90年代,怒江干流上游已建成两座水电站大坝,怒江早已不是自然流淌的河流。
10月,在昆明召开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会学、生物、动物、经济、环保、景观等学科的专家和滇省各部门的官员。张济夫再次赴会,谈了自己的意见。反对和赞成两种意见,在会上再次交锋,而且甚为激烈。
看得出来,主管经济的部门是支持开发的,主管环保的部门是反对开发的。很喜剧的是,专家们也按地域分成两大阵营,京城户口的反对开发,当地户口的支持开发。各种不同意见在媒体上均有反映。被老百姓解读为:吃饱饭的人要享受美好的环境,没吃饱饭的人要先顾温饱。
2004年初,国务院领导在国家发改委报送的《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上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
至此,怒江水电开发被搁置。张济夫等持反对意见者松了一口气。
电话响起来,张济夫一接电话,原来是在昆明工作的一位同学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一个情况。当地的报纸刊出要开发怒江的消息,是由某电力集团和当地政府合作,已签署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公司,9月将动工建设,准备在20年内建好中游的十几个梯级电站。
张济夫也感到吃惊,同学曾经是搞水电勘测设计的,对水电工程熟悉。他问消息确切否?同学说报纸已经刊出,应该是真的,而且水电前期工作很漫长。如果发布了消息,说明事情已经是定下来的事了。同学说他身在当地,有些反对的话不好说,因为反对上项目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GDP,现状也是当地的专家学者支持怒江开发。他希望张济夫和绿色之友协会一起加入到反对的行列中,把他的一些意见也反映出来。并说稍后会把有关信息通过邮件发过来。
放下电话,张济夫把事情告诉沈娟。他有几位同学在云南的研究机构和高校,他们曾经一起考察过怒江,认为那里自然生态很独特也很脆弱,最好是不要大规模开发或尽量少开发。希望能保留怒江的原貌。同学希望绿色之友协会跟他们一起呼吁:不要开发怒江。
沈娟看出他是要加入进去。就说,听姜雄华说过,水电是绿色能源,是国家最需要的能源,应该是利大于弊的吧?
张济夫说,你不要听姜雄华他们吹得扎劲,水电好处是不少,但负面影响也不少。关键是没有必要把每条江都像挤香肠式的挤起来。怒江全部开发也就二千万千瓦的电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嘛。我当年考察美国科罗拉多河,美国人停建了两座电站,说几百万的电力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大峡谷的原始风貌破坏了,就找不到第二处了。这些是有借鉴作用的。
沈娟自从有了孩子后,不再像过去那样跟张济夫出去跑动,但对他和绿色之友的活动照旧支持。而这次她有些犹豫,很显然开发怒江是政府行为,不是单凭企业就可拱动的。丈夫要是总处在这种风口浪尖,很容易遇到麻烦,女儿才3岁,她可不愿意张济夫摊上啥麻烦。这些年为了搞环保公益,张济夫也遭到不少非议。
看着正在聚精会神看动画片的女儿,她委婉地说:“既然有人出头,这次你就不要冲在前面了嘛。”
张济夫说,正因为是政府行为,我们不在当地,有些话反而好说点。沈娟说,那你在协会里说说,看大家是否能同意参加,要是不同意的人多,我看你也可以考虑先不参与,先看看。这样行吗?
张济夫说,大家参与更好,如有不同意见,我也不勉强。就是单枪匹马,我也准备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就是说说自己的观点嘛,让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参考,没啥坏处嘛。我没有个人利益在里面,有啥子好担心的?
2003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主持评审,通过了由滇省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该报告规划的“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全梯级总装机容量可达2132万千瓦。该规划报告一出,就遭到强烈反对。参加会议的原环保总局代表不予签字,他们认为,怒江是除雅鲁藏布江外唯一相对完整的生态江河,建议作为一个原生环境的对照点和参照系予以保留,不予开发。会议内容一经媒体披露,立刻争议声一片。北京的一些环保人士也采取相应行动,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希望主管部门能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做出明智的选择。
张济夫晓得会议内容后,立刻发表意见反对。他多次到横断山区考察过,认为横断山区是我国地质地貌最特殊的一个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保留了世界上许多仅存于此的物种,是少有的原始森林区。像这种特殊的地区,应该尽量保留原貌,不要作大规模的经济开发,至少是少开发。他也明白已经启动的项目是拦不住的,有太多的力量形成合力在推动它,但对还没有启动的项目来说,也许能使它停下来。在横断山区大大小小的河流中,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流域都已经开始了大水电的建设,而怒江还没有开始大水电开发,在这种情况下,保留怒江的原貌有重要的价值,至少是不要急于开发。基于这种考虑,他认为留给后人去决策,比现在匆忙决策更有合理性和前瞻性。
似乎是无意中的巧合,也似乎是有针对性的。9月,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与会的大多数专家对怒江水电开发持反对意见,并从河流生态、地质地理、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动植物种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怒江的开发将弊大于利。张济夫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发言反对怒江开发。他在会上提出了几方面的理由:一、怒江所在的横断山脉地理位置特殊,在地理、地质、生物、水文等诸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怒江是仅存的还没有开发的河流,应保留其原有的生态面貌。二、包括怒江在内的“三江并流”地理现象,是亿万年来地球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自然资源,并且已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保护该遗产,是我们应该遵守的承诺。三、怒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独有性不可复制,一旦遭到破坏,不可挽救。四、怒江沿断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在干流上建高坝大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和地震等危害,而在断层带上建电站,其工程的安全及寿命都会受到影响。五、怒江地区的贫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可能依靠修建水电站脱贫。而大量的移民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诸如生态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
他的专家身分、数次考察怒江的经历、多种学科学术背景,而且发言内容不仅是他个人观点,还有他同学的一些意见在内,让他的发言很有分量,成为后来一些媒体人的理论依据。在一段时间内,有不少媒体就他的观点,多次采访他。一时间,社会上“为子孙后代保留一条生态江”的呼声,像一条汹涌的大江在舆情中奔涌。
更有戏剧性的是,同样是环保部门,又有了截然不同的声音。9月更晚些时候,省环保局召开研讨会,与会专家们对以上质疑进行针锋相对地回应:三江并流怒江段的核心区域在海拔2500米以上,但怒江水电开发规划最高程为1570米,因此不会对其产生大的影响。怒江水电开发不会导致陆生脊椎动物物种灭绝,而水域面积增大,会为水域栖息种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怒江水电开发对植物物种影响较小、不存在对原生植被的影响。实际上该州1500米海拔以下的森林已不复存在。
针对一些环保人士“保存中国最后一条自然流淌河流”的主张,滇省官方釜底抽薪,指出:上世纪90年代,怒江干流上游已建成两座水电站大坝,怒江早已不是自然流淌的河流。
10月,在昆明召开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会学、生物、动物、经济、环保、景观等学科的专家和滇省各部门的官员。张济夫再次赴会,谈了自己的意见。反对和赞成两种意见,在会上再次交锋,而且甚为激烈。
看得出来,主管经济的部门是支持开发的,主管环保的部门是反对开发的。很喜剧的是,专家们也按地域分成两大阵营,京城户口的反对开发,当地户口的支持开发。各种不同意见在媒体上均有反映。被老百姓解读为:吃饱饭的人要享受美好的环境,没吃饱饭的人要先顾温饱。
2004年初,国务院领导在国家发改委报送的《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规划报告》上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
至此,怒江水电开发被搁置。张济夫等持反对意见者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