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这样?残酷的现实赶也赶不走,美好的回忆却找也找不着,未知的未来只是在绝望的时候才会被人想起:只为保持心底最后的希望……

    人生就像莫比斯环,你远远的看去,未来好像延续着曾经的幸福,等你转了一圈才发现,幸福却在纸的另一面。

    叶丛转过头,看着轻伏在自己肘间的那个小脑袋。

    这是夏日的午后,方小秋精巧的下额搁在叶丛的胳膊肘上,借着前面同学的遮挡,悄悄的说着话。两人的脸距离不到二十厘米,女孩吐气如兰,落在叶丛的脸上,痒痒的,麻麻的。

    透过窗帘,柔和的阳光散落在小女孩稚嫩光滑的脸上,反射出天使的光辉,嘴角微翘,小小的下巴被挤出几丝波纹,红润的小嘴紧抿着,细眉轻皱,黑圆的眸子里流露出一丝忧虑。

    “什么?”叶丛不确定的反问。

    “上了初中,我们还会是同桌吗?”小女孩的声音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如同轻风拂过,细枊在水面留下的微痕。

    原来是这句话。叶丛恍然大悟。

    如同清泉流过干涸的土地,如同清风吹散了经日的阴霾,如同彩虹划过黑白的照片,记忆在这一刻一下子鲜活起来。

    二十年的岁月将成片的记忆切割、打散、磨碎,只留下了几个片段。这个场景却如刀砍斧剁般,始终牢牢的保留在叶丛的记忆深处。

    但是,无论他怎么想,也想不起开头,记不得结尾。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将记忆翻起,始终想不起来那个小女孩说的是啥。

    原来是这句话:“我们还会是同桌吗?”

    这是1986年的夏天,叶丛与方小秋小学六年级的最后一天。班主任老师一相情愿的告别的仪式已经结束,十二三岁的小学生不懂得分离意味着什么,当时的市场条件,也没有什么同学录之类东西,能给这些少男少女制造离愁别绪的机会。大家坐在桌位上,大声的聊着天,都在为第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激动不已。

    班里的大部分人已不记得姓名。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边上的这个小女孩。

    这一年,方小秋十三岁,从三年级起,两人一直是同桌,直到小学毕业。

    “我们还会是同桌吗?”方小秋轻轻的问着叶丛,细声慢语,流露出的忐忑和依恋,让叶丛想起多年以后她在午夜路灯照映下的泪眼。

    “也许不会在一个班呢,更别说是同桌了。”叶丛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回答。

    少女眼中的失望如同破碎的玻璃,刺了叶丛二十多年。成年以后,他始终对自己少年时的怯懦和无情痛恨不已,“早恋”这个被老师和家长视如洪水猛兽一般的字眼,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在他年幼的头上高悬,他承受不起。

    当逃避已成为习惯,当好孩子的光环照耀在他头顶的时候,谁又会想到他曾经付出过什么样的代价呢?

    正如他当时的回答,上初中后,叶丛进了一班,而方小秋则分到了四班。三年里,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叶丛再也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即使她停住脚步,即使她露出笑容,叶丛再也没有与她说说过一句话。少女失望的眼神刺向叶丛的心底,又被他反复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