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是与我儿时的记忆紧密相连的。

    解放初期,母亲带我们姊妹三个在乡下生活。其时我还抱在手里,两个姐姐也只有六七岁和十一二岁,生计艰难,可想而知。年幼无知的我,常要“白粥粥”吃。“白粥粥“就是白米稀饭,本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就是这个,当时也不能经常吃。想吃的东西得不到,我就经常哭着闹着要。有时闹着闹着,母亲也会抓上三把米,烧出稍微粘稠一点的白米稀饭,让我喝几碗过把瘾。没想到后来我却变本加厉,想吃“圆圆”了,终于引来母亲愤怒的老拳。

    “还要吃圆圆呢,圆圆都到佳木斯去了!那地方冷啊——啊、啊、啊——”母亲说着,忍不住放声大哭。

    我震惊了,摸着屁股迷茫地望着母亲。不是因为被她打疼了,而是她突然的恸哭!懵懂地觉得,有什么触动了她伤痛的心弦,以后再也不敢提吃“圆圆”了。

    渐渐长大后,我才知道:我的远哥,母亲的大儿子,小名叫圆圆,自幼聪明、乖巧、懂事。15岁跟随早年参加革命,南下到福建省公安厅任职的致哥去福州读书。去时考学,高中、中专两个学校都考上了。写信回来征求意见,母亲希望他早些出来工作,接济家庭,让他上了中专。三年毕业,分配到北京造纸厂工作。

    有儿子工作了,拿工资寄钱回家,这对困顿中的母亲是怎样的宽慰啊!而且儿子是在祖国的首都北京,还有一个长他5岁的兄长逸愚照应,母亲更是高兴、放心。然而,母亲的高兴还没有来得及充分感受、体味,突然的变化却让她焦虑和茫然:儿子在北京不到两年,就去了佳木斯,参加苏联援建的佳木斯造纸厂的筹建工作。我至今还记得后来常用的通信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东郊蒙古力佳木斯造纸厂筹备处。

    至此,佳木斯,这么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就与我们全家紧密联系起来了。佳木斯到底在哪里,是怎样的环境呢?可以想见,在当时的乡村,很难有个具体的概念,只知道在东北、很远,特别冷。心爱的儿子一下去了这么远的地方,而且那么冷,母亲的心一下子悬起来了。那时远哥也才刚到20岁呀,一人远在那么冷的东北,日子怎么过啊?记得有年冬天,家乡下大雪,天特别冷。我们在家冻得手脚发麻,想到远哥那里会更冷,一家人都伤心地哭了,惊动得左邻右舍都来看、问。直到几年后远哥从东北回来探亲,告诉我们情况,知道那里有暖气,我们才放心多了。

    我和远哥虽为亲兄弟,细想起来,一辈子见面也就那算得出的几次。他在东北佳木斯的家,我们兄弟姐妹虽多,到的真是很少。特别是他后来得了脑血栓,多年卧病在床,乃至最后病危,我曾很想去东北看望。可因忙于工作,孩子小,已届90高龄的老母又在我身边,终未去成,深感遗憾。现在退休了,我和夫人这次东北之旅,其实就是专为佳木斯而设定的。远哥在佳木斯工作、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当初连中学地理教材上都曾写过的“全国最大的造纸厂”;远哥在此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儿又生孙,后代繁盛。我要看看远哥工作生活的环境,看望嫂嫂和侄儿、侄女、侄孙辈,当然也一定要拜谒远哥的陵墓,表达我的忆念和追思。

    从百度上搜索,知道一些佳木斯的信息:佳木斯,简称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东极,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商贸和交通的中心,也是黑龙江省通往俄罗斯、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通过江海联运,可连接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大循环。佳木斯还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曾经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湿地-三江湿地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佳木斯有这么重要的地位,有这么多的名号和美称,我甚感欣慰。

    来到佳市,感受到城市的美丽和松花江的壮阔,见到了20多年不见的嫂嫂和侄儿、侄女以及从没见过面的侄孙,双方的欣悦可以想见。我也看到远哥墓园背倚青山,前方川原辽阔,树木茂盛,是形胜之地。远哥,你是旷达之人,也不必为工厂的盛衰而伤感,那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必然,安息吧!

    2014年10月16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