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鲁迅文学院”函授(上)
鼠人工作期间一直认真读书,特别是读文学名著,反复揣摩,提升文学修养。记得工作第一年的暑假,那时还没有结婚,也没孩子牵累,大部分时间都到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去读书阅览。找学校图书馆没有的名著佳作看,翻阅各种新出的报纸杂志,连中午都带吃的在图书馆过,可谓兴趣盎然,乐此不疲。玖姐、宗友哥看了都感觉太用心、太辛苦了。鼠人当时心里是有想法的,潜心思考、琢磨,要写出一本大书。要把自己在农村十多年的经历和所思、所感都写进去。他当时重点研究《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德伯家的苔丝》。前两本书的构思,后一本书的乡村风俗画描写特点,他尽力揣摩吸取,到1985年元月,他就完成他想写的长篇《啊,母亲》构思,写出详细情节梗概两万余字。记得写完结尾部分的情节梗概,他都激动得有点发抖,他感到,这部作品写成,将会很不错的,说不定会成为名著。
有意搞业余创作,还真就碰上机遇,“鲁迅文学院”培训部函授班接受报名的信息被他知道了,同办公室的胡立人老师也感兴趣,他和胡老师一起申请参加,得到学校同意,并答应报50元的学费。最后是不是真报还是自己交的,也记不清了。不过,那时的50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呢,能报还是会去报的吧!
函授要求每季度寄一份作业,无疑应该是文学创作作品;辅导老师会对每人每次的作业认真看,写一两页信纸的评语,分析评点,作针对性指导。
鼠人和胡老师都按期寄交作业了,老师也都及时作品,写信回复,连同寄去的作品一起寄回。鼠人写了哪几篇作品呢,他到现在还清楚记得,第一篇是短篇《选代表》,主人公是老常,这是他当时观察生活,有感而发的。两千多字,“十五号辅导老师”好像是个老先生,写的字繁体还不少,肯定第一步跨得还不错,文章略有新意,对老常这一人物的性格也简单描了几笔,着重指出问题是要对生活有深沉的思索,是“对现实生活的发现和发展”,强调创作时要注意到内容的更加丰满与深刻,注意到人物形象的刻画。
鼠人交的第二次作业是短篇《耳房201》,这是一万三千多字的不短的短篇,十五号辅导老师变成了一个书写流畅的相对年轻的老师吧。他称赞鼠人写得清顺可读,线索也比较清楚,说明已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他认为,作品比较详细地有头有尾地叙述了耳房的一场风波,可惜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刻画人物。他举例说,不少好的都是在有限的字数中,着力精选典型而生动的细节,显示人物细致的精神世界,使这些中的人物能够具有自己的意志和性格特色,栩栩如生地站立起来。他们的出场、遭遇和离去,他们的喜怒哀乐影响着读者,也深深地打动读者引起共鸣。这方面他举了《孔乙己》为例。其后他又以讲故事类型的短篇来分析,说它所描写的人物并不出色,也没有什么惊险的经历,只是由于作者对生活具有透彻的眼力又有高超的组织故事的能力,就构成了一些绝妙的千古流传的短篇作品,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项链》。讲到这他怕鼠人反感,说以世界名著来简单对比,而目的是让鼠人以经典佳作观摩学习,体味此中的差距与奥妙,“法乎其上始得其中”啊!鼠人实际知道,他的这篇不短的短篇构思和具体描写所用之力,与上次那篇绝不可同日而语,无论语言与人物形象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这位辅导老师怎么来说不足呢,当然以名篇佳作来对照呗。不过最后他不忘再加鼓励,称鼠人基础不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这样的话,可想而知了。
有意搞业余创作,还真就碰上机遇,“鲁迅文学院”培训部函授班接受报名的信息被他知道了,同办公室的胡立人老师也感兴趣,他和胡老师一起申请参加,得到学校同意,并答应报50元的学费。最后是不是真报还是自己交的,也记不清了。不过,那时的50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呢,能报还是会去报的吧!
函授要求每季度寄一份作业,无疑应该是文学创作作品;辅导老师会对每人每次的作业认真看,写一两页信纸的评语,分析评点,作针对性指导。
鼠人和胡老师都按期寄交作业了,老师也都及时作品,写信回复,连同寄去的作品一起寄回。鼠人写了哪几篇作品呢,他到现在还清楚记得,第一篇是短篇《选代表》,主人公是老常,这是他当时观察生活,有感而发的。两千多字,“十五号辅导老师”好像是个老先生,写的字繁体还不少,肯定第一步跨得还不错,文章略有新意,对老常这一人物的性格也简单描了几笔,着重指出问题是要对生活有深沉的思索,是“对现实生活的发现和发展”,强调创作时要注意到内容的更加丰满与深刻,注意到人物形象的刻画。
鼠人交的第二次作业是短篇《耳房201》,这是一万三千多字的不短的短篇,十五号辅导老师变成了一个书写流畅的相对年轻的老师吧。他称赞鼠人写得清顺可读,线索也比较清楚,说明已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他认为,作品比较详细地有头有尾地叙述了耳房的一场风波,可惜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刻画人物。他举例说,不少好的都是在有限的字数中,着力精选典型而生动的细节,显示人物细致的精神世界,使这些中的人物能够具有自己的意志和性格特色,栩栩如生地站立起来。他们的出场、遭遇和离去,他们的喜怒哀乐影响着读者,也深深地打动读者引起共鸣。这方面他举了《孔乙己》为例。其后他又以讲故事类型的短篇来分析,说它所描写的人物并不出色,也没有什么惊险的经历,只是由于作者对生活具有透彻的眼力又有高超的组织故事的能力,就构成了一些绝妙的千古流传的短篇作品,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项链》。讲到这他怕鼠人反感,说以世界名著来简单对比,而目的是让鼠人以经典佳作观摩学习,体味此中的差距与奥妙,“法乎其上始得其中”啊!鼠人实际知道,他的这篇不短的短篇构思和具体描写所用之力,与上次那篇绝不可同日而语,无论语言与人物形象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这位辅导老师怎么来说不足呢,当然以名篇佳作来对照呗。不过最后他不忘再加鼓励,称鼠人基础不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说这样的话,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