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跟卢文静交谈的时候,覃飞其实一直在仔细的观察着卢文静。

    留意她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眼神、表情,尤其是那些下意识的细微表情动作。

    通过观察,覃飞差不多可以确定,卢文静没有说谎。

    只是谨慎起见,还是去查一下比较好。

    段启锐点点头,说他马上安排人去调查。

    覃飞又跟他说了下挖人的事。

    等卢文静那边给出名单之后,就让段启锐出马,尽可能的把那些人都挖走。

    在十几二十年前,所谓的私募,大多都是从营业部里走出来的。

    像覃飞这种的就是,原本只是在营业部里炒股票,因为做的比较好,慢慢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便将资金都交给他来操作,盈利分成。

    这就是最早的私募雏形。

    这个时候的私募,规模小,不正规,也没什么分工,完全就是私募老板一个人在操作,顶多是找三五个操盘手帮着下单而已,客户也都是靠熟人介绍。

    包括各种交易策略、风控管理也都很不成熟。

    说白了,就是看老板的个人交易水平如何。

    这些年随着私募的不断发展,上到各种法规制度,下到公司内部的管理,都越来越成熟。

    分工也越来越细化。

    一个正规的大型私募,内部一般都会有交易部、风控部、研发部、市场部、技术部、法务部、综合管理部等几个主要部门。

    各个部门在总经理或老板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一款私募基金产品的业绩,已经不单单是看老板或总经理的个人水平了,而是看的整个团队的水平。

    交易部对进出场点位的时机选择,风控部对于风险的管控,研发部对于经济形势的研判以及各种交易策略的研究总结,市场部对于客户的开发维护与融资渠道的拓展,还有技术部、法务部、综合管理部这些保障部门的支持,都对整个公司的业绩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老板的个人水平,决定了私募的上限,而公司团队水平,则是决定了私募的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