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青花梅瓶,做工倒是很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也算鲜明,但是器型可说不上秀美,特别是重心,居然有点倾斜。

    这完全是因为制胚工艺不合格造成的,这件梅瓶可是有四十多厘米高。

    器胚不行,达不到大师级水平,这跟外表的做工、青花和云龙纹,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古代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烧制这么高大的重器,制胚的师傅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这就是陈文哲不愿意碰元青花的原因,如果不是他手感超强,哪里会看得出内部器胚的一些缺陷?

    只是看一看外在的青花、做工和云龙纹,一般就投降了。

    要是没有点水平,此时应该是心头小鹿乱撞,以为自己遇到了国宝。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看元青花外在的青花彩绘、技法是什么样,可以说各种特点都普及了。

    比如卷草纹或云头纹边饰,还有如意云头纹、蕉叶纹什么的,可这些东西都是看得见的,是可以被模仿的。

    不能被模仿,或者说没法模仿的是胎,这也是很多古玩造假的,都玩接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青花的胎质,淘练得不如明清瓷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并在底足、口边与缩釉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

    还有,元代的器胎,是使用麻仓土制作的,老化之后,看到的器胎底足,沙眼是很可能出现的。

    所以,真正的元青花底胎,看着十分粗糙,但是用手一摸,却感觉十分细腻,这就是典型的麻仓土的特征。

    到了此时,陈文哲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这件元青花的套路。

    这一件瓷器,好像除了胎,其他都是大师级工艺,这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为了麻仓土。

    要知道,现在的麻仓土已经绝迹,而没有麻仓土,就没法仿制元青花。

    如果陈文哲没有猜错,这件瓷器的内胎,应该就是一件使用麻仓土制作的梅瓶。

    它肯定不是元代的,很可能是明代,要知道,明代万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