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王南巡,行至涂山,这日正在行宫中与诸大臣商议事务,静候与诸侯会盟之日,有一侍卫匆匆跑了进来,行礼叩头之后禀报,“启禀陛下,行宫外有一道士求见。”

    大禹得报,慌忙命令侍卫,“怎的怠慢,快快迎进来。”大禹因自己治水成功大半由于修行之士襄助,是以对修道之人甚为尊敬,一直礼遇有加,未曾怠慢。

    侍卫又跑下去,不多时就见一个单臂道人,穿一身火红的道袍,大袖飘飘,脚不沾地的转过回廊,行经园囿,来到大殿之上,见得大禹,单掌竖立,微微躬身,口中唱道,“陛下,贫道稽首了。”

    大禹王见他如此行礼,心下却没有丝毫不快,颜容如春,笑着应道,“道长不必多礼,左右快与道长赐坐。”大禹令下便有一个侍卫搬一张青木方椅到大殿左首,道人也不客气,径直坐了下来。

    大禹见那独臂道人坐定,方才接着问道,“尚未知道长法号,此来又有何见教,请道其详?”

    道人张口笑道,“贫道乃是芒山离火洞吴回,近因偶感天机,有一事,功在人族千秋万代,特来告知陛下。”

    大禹听那道士出口惊人,也自肃然,在龙椅上微微欠身,低声问道,“道长所说何事,如此重要,还请一一详尽道来。”吴回朗声一笑,“陛下穷十余年之力。调整洪荒水患,功泽千秋,而今天下九州分定,人族昌盛,却需知晓。凡事都不脱盈虚消长。上古巫妖两族何等强大,都难免族灭身陨,而今人族虽显一时繁荣,却还比不得当年两族。陛下可曾思量未来人族结果?”

    大禹闻此语一震,慌忙应道,“人族教主乃是太清圣人,自有护佑,如此难道不可保长盛?”

    吴回微微冷笑,“陛下之言不差,但当年之妖族也有圣人女娲娘娘,仍旧灭族,可见一族之长盛不衰,仍在自身。”

    大禹慌忙起身。“敢请道长详述其中天机。”

    吴回左手微微一捋晗下长须,“不久前几教为伏巫支祁大战,我也曾亲眼目睹,发现在这洪荒大地之上有一物,颇为神异。后多方查探,方知此物乃是盘古大神开天之时功德所产之天地玄黄气,妙用非常。而鸿蒙初辟时此物却不是天然就附着在洪荒大地之上,乃是一方法器,不知怎的法器破碎。玄黄之气就依附在大地山河之上,固守天下。”

    大禹连带群臣都有些迷惑,不知为何言说人族之长盛之事竟牵扯到这天地玄黄气上,都有些错愕,吴回见众人面露不解,干笑两声,接着说了下去,

    “须知一族发展,全凭天机气运。而气运之事,最难评断。若是气运悠长,便可繁盛不衰,气运不足,就难逃灭族绝种之祸。这天地玄黄气便是镇压一方气运绝佳之物。”

    话说到这里,众人方才明白过来。只是仍旧有许多迷惑。大禹便出声问道,“这天地玄黄气该如何为我族所用呢?”

    吴回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步,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此时也好办,天地玄黄气既是盘古大神开天功德所产,只要以盘古血脉为引,祭天祷地,到时贫道施法,自能聚集天下之玄黄气,炼就一物,镇压陛下气运,当可保人族昌荣不绝。”

    “盘古血脉?”

    “不错,便是盘古血脉,而身具盘古血脉地就是巫族之人。只要陛下与巫族开战,收其战俘,作祭天之用,定能聚拢洪荒玄黄之气,成就不世奇宝,人族便能千秋万代昌隆不断。”

    听罢吴回所言,大禹沉吟片刻,不由问道,“只是方今天下安定,四海升平,若贸然与巫族开战,又起刀兵,水患方平,人民生息未久,恐怕禁受不起。”

    吴回冷冷一笑,寒声说道,“陛下何必犹疑不决,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当年轩辕陛下在位时,蚩尤率苗族叛乱,人皇花费多大气力才平复。尧帝时亦是如此,而今三苗仍在三危一带横行无忌,欢兜一部也在崇山休养生息。。。这两部俱是巫族之余孽,在尧帝手下吃了败仗,不得已才紧守小片土地,一旦其元气恢复,定然又要寻衅滋事。到时纵然陛下能率众平叛功成,也要花费不小气力,说不定还是两败俱伤。正所谓先发制人,一举将其剪除,永绝后患,也是为后世子孙造福,开万世太平。”

    大禹听得怦然心动,略略考虑片刻,便应承下来,“巫族能征善战,而且天生异禀,善能操控天地元力,我方将士虽然众多,仍恐不敌。却须各方修士相助,方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