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不长时间,江刘之乱迎来结束,霍云上表,正式组建龙骧军开始了征伐唐、秦、燕三国的路途,他趁机将姬职收入麾下,但南唐和西秦的战事并非姬职所长,北燕才是他的战场。
从南方回到北方,姬职如鱼得水,成为了龙骧军灭亡北燕的最大功臣,战后论功行赏被封为席国公,紧接着又被授燕州大都督之职,赴燕州上任。考虑到燕地还没有完平定,姬职就没有把母亲和青儿接到燕州。
但姬职身为国公,一座更大的府邸和更多的仆役是必不可少的,转眼间,他们家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名门。
作为当时备受皇帝信任的少壮派,姬职可谓炙手可热,虽然他在地位上不及留在京中的轩辕纪等人,可在遥远的边地却已是少见的权贵,无数人趋之若鹜,逢年过节,奉承巴结不断,而听闻姬职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想跟他攀亲家的自然也是络绎不绝。
幸好他长时间都在燕州,否则这些人情烦都能把他烦死,而留在府中的母亲则替他处理这些事情,但她也深知各种道理,礼要收都不能收、话也不能说得太满,做出承诺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否则会给姬职惹麻烦,碰到处理不了的事情就能写信告诉姬职。
只有关于迎亲的事情,姬母觉得可以自己做主,她也在心里跟姬职提了好几次,姬职却没有那个心思,都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搪塞了过去。不明真相的姬母还让青儿写信去劝说,青儿不想写却碍于姬母只好写了一封。
就是这封信让姬职气得把事务都搁下,飞马赶了回去,逼问青儿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是这一次,两人第一次真正的敞开了心扉,将所有的话都说清楚了,姬职本想跟母亲也说个明白,可青儿却告诉他,姬母已经得了重病,病情持续了很长时间,以前是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是过去艰难的生活所导致的,如果告诉她,那是一种极大的刺激,可能会让病情恶化,所以不能说。
不告诉姬职,也是姬母的意思,她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就是不想让姬职放下手里的一切,这是他用无数汗水和满身伤痕换来的。
这个消息迫使姬职放弃了早就打算好的计划,他本想先回燕州安排好一些事情之后就回家,陪伴在母亲身边。
但,一切都来不及了,姬母病情恶化得太快,没能撑过太长时间就撒手人寰,姬职只来得及见了母亲最后一面,母亲给他留下的遗言只有“你……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
按照礼法,父母去世,孩子必须为他们守孝三年,期间不能举行任何喜事,成亲是必然不行的。
不过,燕州还需要他坐镇,青儿便主动提出,由她代为守孝,这实际上也说明,她已经接受了姬职的心意,真正以姬母的晚辈自居,这样一来,从礼法上还是能说得过去的,更为重要的是,皇帝听说了这件事,他既不能阻止姬职尽孝,又找不到能够代替的人,便发出密信询问霍云的意思,霍云建议,皇帝可以下旨夺情,这也符合姬职所想。
于是,皇帝下旨,姬职正式免去三年守孝,专心投入到治理燕州、平定燕地的工作中,这几年里,他几乎废寝忘食、昼夜不停的工作,因为他担心自己一旦停下来就会陷入到丧母的悲痛之中,他只能用连续的工作来麻痹自己,正所谓时间是治愈伤痛的灵药。
对青儿自请去守孝,姬职很是感动,他也知道,青儿的意思,这不仅仅是承认,她也是希望可以通过这三年的孝期,让她淡出他人的视线,为将来最好准备。如果她一直以姬职身边的侍女身份出现,突然有一天成为了姬职的新娘,那别人不说闲话才怪呢!
姬母虽死,但她毕竟曾经是燕国人,因此,姬职索性将母亲葬在了燕州城外,将家也搬到了燕州来,母亲走了,他不放心青儿一个人在远方守孝。
距离近了,姬职有时候也会去母亲的墓前,尽管他竭力避免悲伤,却还是忍不住要去看看,一个月平均一次。
每到这个时候,青儿都会独自离开,过去她在守孝的时候时常都会抚琴,这地方虽然不太常有人来,可又一次一个中年人去却循着琴声而来,听完一曲之后便走出来赞赏不已,他就是千月楼现在的主人。
他诚心邀请青儿前往千月楼表演琴技,但青儿却以守孝为理由婉拒了,不料这中年人竟屡次前来,一再的恳请青儿前往。
说实话,守墓的生活十分孤寂,青儿心动,却强行抑制住了这种渴望,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姬职的耳中,本来同意让青儿代替他守孝,他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好几次想将青儿接回城里却都被她拒绝。现在既然有这样一个机会,那为什么不去?
从南方回到北方,姬职如鱼得水,成为了龙骧军灭亡北燕的最大功臣,战后论功行赏被封为席国公,紧接着又被授燕州大都督之职,赴燕州上任。考虑到燕地还没有完平定,姬职就没有把母亲和青儿接到燕州。
但姬职身为国公,一座更大的府邸和更多的仆役是必不可少的,转眼间,他们家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名门。
作为当时备受皇帝信任的少壮派,姬职可谓炙手可热,虽然他在地位上不及留在京中的轩辕纪等人,可在遥远的边地却已是少见的权贵,无数人趋之若鹜,逢年过节,奉承巴结不断,而听闻姬职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想跟他攀亲家的自然也是络绎不绝。
幸好他长时间都在燕州,否则这些人情烦都能把他烦死,而留在府中的母亲则替他处理这些事情,但她也深知各种道理,礼要收都不能收、话也不能说得太满,做出承诺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否则会给姬职惹麻烦,碰到处理不了的事情就能写信告诉姬职。
只有关于迎亲的事情,姬母觉得可以自己做主,她也在心里跟姬职提了好几次,姬职却没有那个心思,都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搪塞了过去。不明真相的姬母还让青儿写信去劝说,青儿不想写却碍于姬母只好写了一封。
就是这封信让姬职气得把事务都搁下,飞马赶了回去,逼问青儿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是这一次,两人第一次真正的敞开了心扉,将所有的话都说清楚了,姬职本想跟母亲也说个明白,可青儿却告诉他,姬母已经得了重病,病情持续了很长时间,以前是没有发现,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是过去艰难的生活所导致的,如果告诉她,那是一种极大的刺激,可能会让病情恶化,所以不能说。
不告诉姬职,也是姬母的意思,她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就是不想让姬职放下手里的一切,这是他用无数汗水和满身伤痕换来的。
这个消息迫使姬职放弃了早就打算好的计划,他本想先回燕州安排好一些事情之后就回家,陪伴在母亲身边。
但,一切都来不及了,姬母病情恶化得太快,没能撑过太长时间就撒手人寰,姬职只来得及见了母亲最后一面,母亲给他留下的遗言只有“你……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
按照礼法,父母去世,孩子必须为他们守孝三年,期间不能举行任何喜事,成亲是必然不行的。
不过,燕州还需要他坐镇,青儿便主动提出,由她代为守孝,这实际上也说明,她已经接受了姬职的心意,真正以姬母的晚辈自居,这样一来,从礼法上还是能说得过去的,更为重要的是,皇帝听说了这件事,他既不能阻止姬职尽孝,又找不到能够代替的人,便发出密信询问霍云的意思,霍云建议,皇帝可以下旨夺情,这也符合姬职所想。
于是,皇帝下旨,姬职正式免去三年守孝,专心投入到治理燕州、平定燕地的工作中,这几年里,他几乎废寝忘食、昼夜不停的工作,因为他担心自己一旦停下来就会陷入到丧母的悲痛之中,他只能用连续的工作来麻痹自己,正所谓时间是治愈伤痛的灵药。
对青儿自请去守孝,姬职很是感动,他也知道,青儿的意思,这不仅仅是承认,她也是希望可以通过这三年的孝期,让她淡出他人的视线,为将来最好准备。如果她一直以姬职身边的侍女身份出现,突然有一天成为了姬职的新娘,那别人不说闲话才怪呢!
姬母虽死,但她毕竟曾经是燕国人,因此,姬职索性将母亲葬在了燕州城外,将家也搬到了燕州来,母亲走了,他不放心青儿一个人在远方守孝。
距离近了,姬职有时候也会去母亲的墓前,尽管他竭力避免悲伤,却还是忍不住要去看看,一个月平均一次。
每到这个时候,青儿都会独自离开,过去她在守孝的时候时常都会抚琴,这地方虽然不太常有人来,可又一次一个中年人去却循着琴声而来,听完一曲之后便走出来赞赏不已,他就是千月楼现在的主人。
他诚心邀请青儿前往千月楼表演琴技,但青儿却以守孝为理由婉拒了,不料这中年人竟屡次前来,一再的恳请青儿前往。
说实话,守墓的生活十分孤寂,青儿心动,却强行抑制住了这种渴望,后来这件事传到了姬职的耳中,本来同意让青儿代替他守孝,他就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好几次想将青儿接回城里却都被她拒绝。现在既然有这样一个机会,那为什么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