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繁考过科举,光明正大地投帖拜名师,做过乞丐,阴谋诡计地交易得县令,疯狂过,偷盗过,杀戮过,贪婪过,悲叹过………他这一生虽然才开始不久,但他所经历的,却比常人要多得多,因此他等得起,耐得住。
薛繁做安平县县令时,一直默默无闻,虽然贪墨,但不多,虽然荒政,但不过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为什么?就是为了等待机会,等待能够一跃而上的机会。他并不想通过一点点政绩积累,然后慢慢往上爬,那样太累,而且竞争太过激烈,他没有把握。
上次去扬州,本来想结交高宠,攀上刘谨,谁知高宠突然消失了,薛繁没抓到狐狸,反惹得一身味,若不是抽身得快,只怕反成殃及的池鱼。
自从刘谨被流放,刘谕退出,江彬被软禁于京城,大明的形势急转,薛繁早已翘首以盼京城的消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看到了宁王与李彦的矛盾。
“微臣不敢,今日午时正在街边喝茶,恰巧看见宰相大人审理并州刺史一案…”薛繁说到此处故意看了宁王一眼,眼见对方瞪大了眼睛,脸上已有怒色,赶忙缩了一下脖子,地下头去,显得十分害怕的模样。
这个伤疤,宁王刚刚修复好,没想到薛繁哪壶不开提哪壶,竟一点都不懂眼色。宁王心中之火腾的一下,窜了出来,狠狠地对向地上的薛繁,眼看就要发作。
“微臣该死!微臣只是以为王爷并没有放在心上,才特意来提醒一声!”薛繁这句话无异于火上焦油。什么“特意”?难道当时街面上看的笑话还不够吗?
宁王越想越气,然而怒极反笑,道:“好!好!好!”
薛繁纵然胆子再大,此时背脊也感觉到了阵阵凉意,他自然听得出宁王是在说反话,他本来是有后话的,但是此时的宁王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他还有机会将后话说出来吗?即便说出来,宁王会相信吗?
“微臣不敢!”薛繁突然表现得极为淡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卑不亢。
宁王见此,反倒怔住了,没想到小小一个县令,却能如此处变不惊,再次细细品味薛繁的话时,感觉讽刺少了许多,却有种耐人寻味的意思。
“说!你真正的来意是什么?”宁王表明了立场:要么说出你的真知灼见,要么接受本王的愤怒。
薛繁自知不是什么贤圣,也不是什么大智之人,从本质上来说,他就是一个投机分子,不可能牵着宁王的鼻子,让他跟着自己的意图走,只要能捞到一点点的政治资本,他也就心满意足了。眼见宁王肯仔细听自己的,薛繁早已喜出望外,自是什么也不敢隐瞒。
“是!王爷,微臣以为,大人物受辱,那是大辱,小人物受辱,则是小辱。受大辱者,天下皆知…”薛繁见宁王的脸色又开始严峻起来,忙改口道:“受小辱者,不过被无知之人作为街头巷尾的笑谈,三五天就过去了,于人,于王爷,并无半点损伤。然而殊不知,小风也能掀起大浪,蚂蚁也能毁掉千里之堤!”
宁王点了点头,也许是刚刚尝到权力的滋味,所以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也因为一直都顺风顺水,而忽视了很多细节。此时被薛繁提起,不禁顾虑起来,自己毕竟是一国之父,说到底,大明都是他家的,而李彦不过是个小小的臣子,怎能轻易与他扳手腕?赢了不够光彩,输了反而失了体统。
“本王知道了!”宁王并没有给薛繁一个明确的答复。
当然,薛繁也没有奢望宁王这么快就接受自己,毕竟自己在宁王眼里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人,即便是普通的百姓,在街上碰面了,偶然谈两句,也算不上结交。宁王此时能够将他的话听进去,薛繁已成功了一半,后面只要自己多露两次脸,一回生,二回熟,他有自信,宁王会“看上”他的。
“微臣告退!”薛繁眼见宁王端起了茶,便识趣地选择了告辞!
这个果断的举动,让宁王不禁再看了他一眼,突然问道:“你是那个县的?”
“回王爷,惠州安平县!”薛繁虽然答得平淡,心内却激动得波涛翻滚,恨不得大叫一声。
薛繁做安平县县令时,一直默默无闻,虽然贪墨,但不多,虽然荒政,但不过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为什么?就是为了等待机会,等待能够一跃而上的机会。他并不想通过一点点政绩积累,然后慢慢往上爬,那样太累,而且竞争太过激烈,他没有把握。
上次去扬州,本来想结交高宠,攀上刘谨,谁知高宠突然消失了,薛繁没抓到狐狸,反惹得一身味,若不是抽身得快,只怕反成殃及的池鱼。
自从刘谨被流放,刘谕退出,江彬被软禁于京城,大明的形势急转,薛繁早已翘首以盼京城的消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看到了宁王与李彦的矛盾。
“微臣不敢,今日午时正在街边喝茶,恰巧看见宰相大人审理并州刺史一案…”薛繁说到此处故意看了宁王一眼,眼见对方瞪大了眼睛,脸上已有怒色,赶忙缩了一下脖子,地下头去,显得十分害怕的模样。
这个伤疤,宁王刚刚修复好,没想到薛繁哪壶不开提哪壶,竟一点都不懂眼色。宁王心中之火腾的一下,窜了出来,狠狠地对向地上的薛繁,眼看就要发作。
“微臣该死!微臣只是以为王爷并没有放在心上,才特意来提醒一声!”薛繁这句话无异于火上焦油。什么“特意”?难道当时街面上看的笑话还不够吗?
宁王越想越气,然而怒极反笑,道:“好!好!好!”
薛繁纵然胆子再大,此时背脊也感觉到了阵阵凉意,他自然听得出宁王是在说反话,他本来是有后话的,但是此时的宁王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他还有机会将后话说出来吗?即便说出来,宁王会相信吗?
“微臣不敢!”薛繁突然表现得极为淡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卑不亢。
宁王见此,反倒怔住了,没想到小小一个县令,却能如此处变不惊,再次细细品味薛繁的话时,感觉讽刺少了许多,却有种耐人寻味的意思。
“说!你真正的来意是什么?”宁王表明了立场:要么说出你的真知灼见,要么接受本王的愤怒。
薛繁自知不是什么贤圣,也不是什么大智之人,从本质上来说,他就是一个投机分子,不可能牵着宁王的鼻子,让他跟着自己的意图走,只要能捞到一点点的政治资本,他也就心满意足了。眼见宁王肯仔细听自己的,薛繁早已喜出望外,自是什么也不敢隐瞒。
“是!王爷,微臣以为,大人物受辱,那是大辱,小人物受辱,则是小辱。受大辱者,天下皆知…”薛繁见宁王的脸色又开始严峻起来,忙改口道:“受小辱者,不过被无知之人作为街头巷尾的笑谈,三五天就过去了,于人,于王爷,并无半点损伤。然而殊不知,小风也能掀起大浪,蚂蚁也能毁掉千里之堤!”
宁王点了点头,也许是刚刚尝到权力的滋味,所以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也因为一直都顺风顺水,而忽视了很多细节。此时被薛繁提起,不禁顾虑起来,自己毕竟是一国之父,说到底,大明都是他家的,而李彦不过是个小小的臣子,怎能轻易与他扳手腕?赢了不够光彩,输了反而失了体统。
“本王知道了!”宁王并没有给薛繁一个明确的答复。
当然,薛繁也没有奢望宁王这么快就接受自己,毕竟自己在宁王眼里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人,即便是普通的百姓,在街上碰面了,偶然谈两句,也算不上结交。宁王此时能够将他的话听进去,薛繁已成功了一半,后面只要自己多露两次脸,一回生,二回熟,他有自信,宁王会“看上”他的。
“微臣告退!”薛繁眼见宁王端起了茶,便识趣地选择了告辞!
这个果断的举动,让宁王不禁再看了他一眼,突然问道:“你是那个县的?”
“回王爷,惠州安平县!”薛繁虽然答得平淡,心内却激动得波涛翻滚,恨不得大叫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