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兴庆宫勤政务本楼内,李隆基正跟姚崇、宋璟商议国策。
主要是西域方面的战事。
姚崇是宰相,百官之首,宋璟是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李隆基把他们找来商议的原因,是收到两封请罪书:一封来自大食国,另一封来自吐蕃。
请罪书的原因大同小异:受到小人蒙敝,出兵拨汗那,触犯大唐的天颜,愿意继续称臣纳贡,派遣使臣到长安给李隆基请罪,请大唐饶恕他们这次的罪过。
把两份请罪书给姚崇和宋璟看过后,李隆基把身子倚靠龙椅上,开口说:“两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打还是不打,李隆基有点把握不定,在朝堂商议这件事前,跟二个重臣先通通气,达成共识,免得到时下不了场。
看到姚崇没有发言的迹象,宋璟适时站出来:“陛下,微臣有话想说。”
总不能让皇帝尴尬吧。
“宋爱卿免礼,有什么见解,但说无妨。”
宋璟闻言应了一声,很快说道:“陛下,微臣认为,不接受大食和吐蕃的请罪书,还应加强对两国用兵,让他们知道触犯大唐有什么后果,要是这次轻轻揭过,会给他们一个错觉,以后做错事,只要一封请罪书就能解决,那对大唐不利。”
说到这里,宋璟继续说:“既是请罪,那就知错就改,让入侵拨汗那的士兵全部放下武器,听候大唐的旨令,然而,情报显示,无论是吐蕃还是大食,都在大规模调兵遣将,明显是对大唐死心不息,对待这种人,只有一个字,就是打,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他们才会格守本分。”
大唐兵精粮足,对西域用兵,征的兵多是西域诸族的兵力,无论输赢,都有利于大唐控制西域。
算是变相给西域减丁。
宋璟说完,李隆基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投向姚崇。
姚崇对李隆基行了一个礼,缓缓地说:“《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能化干戈为玉帛,能避免生灵涂炭,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大食和吐蕃争相上请罪书,还要遣史进长安纳贡请罪,足见其诚意,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
打仗牵涉的事太多,粮草、抚恤、后勤补给、各个国家的关系等等,对大唐国库的消耗也是一个问题,战争这种事,牵一发动全身,敌人能主动请和,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两个重臣,一人一个意见,李隆基一时也有些犹豫。
正当君臣三人准备新一论争辩时,门外突然有人大声禀报:“报,西域八百里加急奏折。”
“快传!”李隆基脸色一整,马上严声地说。
主要是西域方面的战事。
姚崇是宰相,百官之首,宋璟是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李隆基把他们找来商议的原因,是收到两封请罪书:一封来自大食国,另一封来自吐蕃。
请罪书的原因大同小异:受到小人蒙敝,出兵拨汗那,触犯大唐的天颜,愿意继续称臣纳贡,派遣使臣到长安给李隆基请罪,请大唐饶恕他们这次的罪过。
把两份请罪书给姚崇和宋璟看过后,李隆基把身子倚靠龙椅上,开口说:“两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打还是不打,李隆基有点把握不定,在朝堂商议这件事前,跟二个重臣先通通气,达成共识,免得到时下不了场。
看到姚崇没有发言的迹象,宋璟适时站出来:“陛下,微臣有话想说。”
总不能让皇帝尴尬吧。
“宋爱卿免礼,有什么见解,但说无妨。”
宋璟闻言应了一声,很快说道:“陛下,微臣认为,不接受大食和吐蕃的请罪书,还应加强对两国用兵,让他们知道触犯大唐有什么后果,要是这次轻轻揭过,会给他们一个错觉,以后做错事,只要一封请罪书就能解决,那对大唐不利。”
说到这里,宋璟继续说:“既是请罪,那就知错就改,让入侵拨汗那的士兵全部放下武器,听候大唐的旨令,然而,情报显示,无论是吐蕃还是大食,都在大规模调兵遣将,明显是对大唐死心不息,对待这种人,只有一个字,就是打,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他们才会格守本分。”
大唐兵精粮足,对西域用兵,征的兵多是西域诸族的兵力,无论输赢,都有利于大唐控制西域。
算是变相给西域减丁。
宋璟说完,李隆基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投向姚崇。
姚崇对李隆基行了一个礼,缓缓地说:“《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能化干戈为玉帛,能避免生灵涂炭,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大食和吐蕃争相上请罪书,还要遣史进长安纳贡请罪,足见其诚意,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何乐而不为?”
打仗牵涉的事太多,粮草、抚恤、后勤补给、各个国家的关系等等,对大唐国库的消耗也是一个问题,战争这种事,牵一发动全身,敌人能主动请和,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两个重臣,一人一个意见,李隆基一时也有些犹豫。
正当君臣三人准备新一论争辩时,门外突然有人大声禀报:“报,西域八百里加急奏折。”
“快传!”李隆基脸色一整,马上严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