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苏秦圆满完成了魏国大梁之行,带着魏国的盟约和献给太后的镜子回去了。

    公元前321年,赵国屯集在赵燕边境的军队并没有出动,而驻扎在赵国和中山国边境的军队悍然发动了对中山国的进攻。

    赵国出兵的消息顿时想雪片一样向四周传播,各国诸侯都先后收到了这个情报。

    当然,最惊慌的还要是中山王厝。其实,这个时候的中山国的实力犹在,只是中山王厝早已没有了先祖的雄心而已。

    迫不得已,中山王厝只得派兵抵抗,但是面对如狼似虎的赵国骑兵,一经接触,就连遭败绩。于是中山王厝急忙向魏国派出使者求救。

    魏申收到中山王厝的求救后,不禁心中微微感叹。这次赵王出兵伐赵,比历史上早发生了三十年左右。现在的中山国还没有腐化到底,军队的战斗力尚在,那赵国军队可有的受了。

    果然,在边境时,赵国军队连连获胜,但是随着战线的推进,中山国的士卒终于感到退无可退,心底的血性被激发,开始勇猛的对赵国军队展开反击,赵国军队的攻势一下子被遏制,战事开始变得胶着起来。

    魏申马上着急相国张仪和大将军公孙衍商对策,仔细询问了潜伏人员发回的最新战况。

    听了公孙衍的汇报,魏申不得不感叹,中山国的战力犹在,不禁魏国暂时无法图谋中山国,就是赵国恐怕也将无功而返。

    “大王,既然如此,不如我们联合秦国、韩国、燕国等诸侯,出面调停,让赵国和中山国暂时罢兵如何?”最后,相国张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看来我们无法等到赵国和中山国两败俱伤时渔翁得利了,那就依相国之策,马上行动吧。”魏申最后也只好这样做了,图谋中山国只好再等机会了。

    于是相国张仪马上向秦国、韩国、燕国同时派出使者,希望各国一同出面调停赵国和中山国的战事。

    秦惠文王在咸阳王宫接见了魏国的使者,马上着急大臣商议。

    “大王,我觉得可以接受魏国的建议。如果放任赵国攻打中山国,那么以现在赵国的实力,中山国一定会被灭亡,那么赵国的实力就会大增。赵国实力的提升,就是对我国的威胁。所以,为了我们的利益,留下中山国最为赵国的牵制,让赵国后方不稳,我建议出面调停。”相国陈珍说到。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能坐视赵国做大。”一位大臣附议到。

    “好,没那向赵国派出使者,希望赵国出兵,和中山国维持现状。”最后,秦惠文王做出了决断。

    同样的事情也在燕国都城蓟发生着,此时的燕易王已经身患重病,更是不希望赵国变强,于是马上做出了和秦惠文王一样的决断。

    只有在韩国,韩宣惠王是真心希望赵国得胜,但是看到秦国、燕国和魏国都不希望赵国吞并中山国,也只得同意派出使者到邯郸出面调停。

    面对来自秦、韩、燕、魏四国的使者,赵王赵雍也感到了深深的压力。加上前方传回的战报,中山国的抵抗日益顽强,短时间内无法吞并中山国,只得提出条件,中山国必须割让四座城池,赵国军队才会撤兵。

    中山王厝听到赵王赵雍的要求后,就想着马上答应。但是底下的将军和士卒不肯,而那些文臣都不希望打仗,反过来劝中山王厝答应赵国的条件。最后,中山王厝答应了赵雍的条件,割让四座城池给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