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酒客(2/3)
这条很有意思,张仲景在桂枝汤的禁忌中专门提到了喝酒。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说明张仲景曾经给长期酗酒的患者用过桂枝汤,然后发现喝了汤药后会呕吐。
用桂枝汤干嘛?治感冒?
有可能,更有可能是,出汗。
伤寒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如果不是经常喝酒的,不了解,酒桌上那种一喝酒就出汗的人,酒量都不差,为什么呢?循环的快,他代谢的比别人快。
好事儿,但是挡不住天天喝,安全帽是给工人预防风险的,没人戴个安全帽就非要撞墙试试这帽子结实不结实。
酒,性甘、苦、辛,温。
入心、肝、肺、胃经。
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
《医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
所以上面两条伤寒论条文结合着看,大概意思就是,病人经常出汗,可以喝桂枝汤,调和一下营卫,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个常喝酒的,他出汗就不能喝桂枝汤了,喝了会呕吐,因为酒是辛甘温的,常喝胃中有湿热,不喜甘温之物。
那小伙伴就该问了,我给它清湿热行不行?
可以呀,但是有一点,清湿热跟止汗没有必然联系,有可能用了清中汤,他舌苔也好了,但是汗还是继续出。
有意思吧,为什么经方见效快,效果还好?
因为经方是对症下药,解决的就是症状本身。唐宋之前,中医重视术,怎么见效怎么来。
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一本指南书,啥症状,用啥方。
里面理论的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宋以后后人添加上去的,有很多都要分辨一下是不是张仲景的本意。(这也是为什么要研究伤寒论版本的意义。)
唐宋之后,到我们现在学习中医,都是理论在前,这个病人是什么什么证,我给他用什么什么方……然后呢?病人喝了药,效果改善不是很明显。
所以后来就有人乱说,什么中医治本,慢上劲儿,啧啧啧啧,外行人有这种想法没啥,毕竟他们又不懂中医。但要是专业人士说这个,是会被同行嘲笑的。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说明张仲景曾经给长期酗酒的患者用过桂枝汤,然后发现喝了汤药后会呕吐。
用桂枝汤干嘛?治感冒?
有可能,更有可能是,出汗。
伤寒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如果不是经常喝酒的,不了解,酒桌上那种一喝酒就出汗的人,酒量都不差,为什么呢?循环的快,他代谢的比别人快。
好事儿,但是挡不住天天喝,安全帽是给工人预防风险的,没人戴个安全帽就非要撞墙试试这帽子结实不结实。
酒,性甘、苦、辛,温。
入心、肝、肺、胃经。
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
《医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
所以上面两条伤寒论条文结合着看,大概意思就是,病人经常出汗,可以喝桂枝汤,调和一下营卫,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个常喝酒的,他出汗就不能喝桂枝汤了,喝了会呕吐,因为酒是辛甘温的,常喝胃中有湿热,不喜甘温之物。
那小伙伴就该问了,我给它清湿热行不行?
可以呀,但是有一点,清湿热跟止汗没有必然联系,有可能用了清中汤,他舌苔也好了,但是汗还是继续出。
有意思吧,为什么经方见效快,效果还好?
因为经方是对症下药,解决的就是症状本身。唐宋之前,中医重视术,怎么见效怎么来。
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一本指南书,啥症状,用啥方。
里面理论的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宋以后后人添加上去的,有很多都要分辨一下是不是张仲景的本意。(这也是为什么要研究伤寒论版本的意义。)
唐宋之后,到我们现在学习中医,都是理论在前,这个病人是什么什么证,我给他用什么什么方……然后呢?病人喝了药,效果改善不是很明显。
所以后来就有人乱说,什么中医治本,慢上劲儿,啧啧啧啧,外行人有这种想法没啥,毕竟他们又不懂中医。但要是专业人士说这个,是会被同行嘲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