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攻玉带回来的四个仆从经过几天忙碌后,此时整齐地站在安琳琅和周攻玉的面前。

    这段时日,食肆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儿,安琳琅忙得跟个陀螺似的连睡觉都是不够的。周攻玉那日一大早将人带回来就安排他们住下,让他们跟着干活。一直忙到今日西风食肆休店,安琳琅才得了空将四个叫到跟前来认认。

    四个人,两男两女。安琳琅的目光缓缓地扫过去,站在最前头的是一个十六七的少年。

    他有一双栗色的眼睛,跟小马儿似的,头发卷曲,轮廓深。应该是有关外异族的血统。他旁边的站着一对中年男女,男的年纪约莫三十岁,女的二十七八的样子。这回买回来的四个人里贵的就是这两个人,两人都是读过书的。再旁边一个小丫头,十一二岁上下。耷拉着脑袋,畏畏缩缩的。

    “可都有名字,都会些什么本事?”安琳琅打量片刻后开口道。

    几人这些日子被指使着干活,安琳琅对他们没印象,他们对这位新主子也算了解。新主子性子十分爽利,做事也雷厉风行,不喜欢磨磨唧唧。面面相觑,那个中年男人率先站出来。他背脊挺直地行了一礼,“小人名为杜宇,南边儿来的人。识字,会拨算盘,懂一些养花种植的知识。”

    安琳琅对这朝代的礼仪不是很了解,但看他行礼的架势微微扬起了眉头。

    有一个开口,其他人就好说话了:“小人会绣花,能做饭。曾在景王府后院做过厨娘,名唤五娘。”景王府安琳琅不晓得,周攻玉却晓得。三年前,景王因谋反被满门抄斩,

    安琳琅点点头,目光看向两个小的。

    两小的被安琳琅一眼扫到顿时就有些窘迫。怯生生地上前回话。少年果然是个混血,名叫南奴,是中原人与异族的子嗣。小姑娘是附近村子里的孩子,家中没余粮揭不开锅,亲爹把她拉到瓦市换了一袋子面。年纪还不大,将将十岁,也没有名字。

    古代重男轻女是常态,但十岁的姑娘没名字也有点离谱。安琳琅也不会起名,正好看到后院盛开的一排梨花树道:“那就叫小梨吧。”

    那小丫头愣愣的,被身后的妇人推了一把才磕磕巴巴地开口道谢。

    几个人是周攻玉买回来的,他的眼光安琳琅自然是信得过。先将人跟名字名对上了号儿,安琳琅就带着几个人再仔细了解一下食肆。食肆的布局其实一眼就能看得清,毕竟不大。后面的事情吩咐下去,大家各司其职便好。安琳琅让他们下去做事儿,她收拾收拾预备出去一趟。

    地窖里的存货用得差不多了,桂花婶子的事儿一出,方家老夫妻俩如今也没有那个心思收菜送来食肆。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也不能一昧地沉湎,日子还是得继续。

    两个月的生意做下来,他们也算摸清楚西风食肆要运营下去该怎么调整。

    武原镇确实是个马车拉来的小镇,但商队不是一年到头都有。之所以东西运送到中原能卖出天价,就是因为太少。物以稀为贵。况且去西域的路途遥远,往返要两个月。一年才十二个月。

    粗略一算,其实也能明白。从中原前往西域的商队不会超过一百支,每支商队人数二十人到三十人不等。换言之,一次途径武原镇的商旅客流量,至多不过三千人。去一次得两三个月,哪怕商队全年不休的跑西域,也就只能跑五次。总共算下来,才不过一万五千人次左右。

    这是安琳琅基于最大客流量的基础算出来的数字。而武原镇上有九家供商旅打尖住店的食肆或客栈。均分的话,西风食肆能分到差不多一千六百人次。这还是没算不愿在武原镇停留的商旅。若是扣除这一部分,保守估计,还达不到一千六百人次。

    当然,西风食肆菜色的质量,入住率不可能在均分。但这对于安琳琅来说,还是太少了。她想攒足去县城开食肆的本钱得猴年马月。原本做菜的方式得做出调整,要将当地居民也纳入到敛财对象范围之内。

    安琳琅决定改装食肆,单独设一个对外的窗口做小吃。是镇子上百姓能掏出银子买得起的小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