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嬉说:“二舅舅可来得巧,我本也想和二舅舅叙叙话。”
“可是因为步家的事?”
“不错,”姜嬉点头,“步家账上的亏空我清楚,二舅舅需要多少银子只管开口。”
步清运虽是读书人,但不至于迂腐愚钝。姜嬉说本也想和他叙话,而非和他大哥,现下又提到了账上的银子,这话里的意思,他不懂也难。但,莫说他对掌家一事并无意向,单说兄弟情分,他知道大房有多看重掌家权,若因此起了争执,怕是大房要闹起来。
想到大房,他道:“姐儿有心了。只是眼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你大舅父被官府传召,本以为只是简单问询,没想今早小厮回来说,人已经被扣在牢里了。你大舅母前天被乌头山的贼人掳去,腿也叫打折了,家里没有个主事的人,我也曾结交什么,就来问问姐儿,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要扣了人在牢里?”
姜嬉听他缓缓说来,觉得好笑,步大娘子果然只说是被掳去打折了腿,不敢多说其他,否则多牵扯出什么,就是藐视皇室的大罪。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与前世相互印证,马草一事果然是指挥史出面处置,看来皇叔也不想将此事闹大,只是幕后点头的人。但即便如此,上一世步家也是因为这事,被判举家刺配三千里的,许多人都死在流徙途中,一整个家也就散了。到底是她母亲的娘家,她不忍看见这样的下场。这事恐怕还是需要她到皇叔那里走一趟,探探口风,看看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法子。
“此事你不必担心,这几日先安心在府上。还有,为了步家,二舅舅还是考虑考虑,接了掌家这个重担。实在不行,二舅母商贾富户出身,管账最是把好手,让二舅母来做也是行的。”
“她一个女流之辈……”
“此事不急,二舅舅再好好想想。”
说到女人,步清运想起此行还有一事:“姐儿,此行我还带来一个人。”
姜嬉从茶碗里抬起头来,好奇看向执墨,问道:“是——”
执墨摇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道,顺道接走茶碗。
步清运道:“从前侍候你母亲的乳母,原来这些年一直在步家的马草场当长工,前阵子被怀敦哥儿发现了。我想着,你没见过你母亲,陶嬷嬷却是从小看你母亲长大的,她应当知道你母亲不少事情,可聊慰你思亲之情。”
陶嬷嬷被叫进来,照例见过礼,姜瑶仍未作声。陶嬷嬷便局促地站在原处,手脚颇有些无处安放的感觉。
姜嬉对于“母亲”这两个字其实是很陌生的。她满月的时候恰逢反王作乱,父亲陷在宫里,母亲只身前去搭救,便再也没回来。她还未满一岁就没了母亲。后来看人家有母亲帮着挑首饰做妆容,她羡慕极了,却也知道那不属于自己。等到她懂事的时候,原先母亲的陪嫁已经被变卖得差不多了,她对母亲的记忆,只剩下手上这只金手钏了。
姜嬉下意识摸了摸手钏,再开口的时候声音有些沙哑:“嬷嬷,愿意随我回镐京吗?”
陶嬷嬷眼泪撒下,话音哽咽:“姐儿、姐儿如今都这么大了……”她克制住自己,擦了擦泪,不住点头:“老婆子,老婆子愿意的,老婆子跟姐儿回镐京。”
自此,陶嬷嬷便留在姜嬉身边,步清远的眼泪固执地在眼眶里打转,就是不落下来。他仰了半晌头,才把眼泪逼回去,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
他告辞之后,姜嬉便拉了陶嬷嬷,缠着她说了许多她母亲的事。她才知道,原来她母亲自小皮到大,八岁了还在姥爷的脸上画猫须,被姥爷追着打;九岁上学堂,在男娃子书里放虫子把人吓哭;十二岁学骑马,差点累死陪练的小厮;十六岁遇到她父亲,不顾姥爷反对提着包袱就跟去了镐京……
“可是因为步家的事?”
“不错,”姜嬉点头,“步家账上的亏空我清楚,二舅舅需要多少银子只管开口。”
步清运虽是读书人,但不至于迂腐愚钝。姜嬉说本也想和他叙话,而非和他大哥,现下又提到了账上的银子,这话里的意思,他不懂也难。但,莫说他对掌家一事并无意向,单说兄弟情分,他知道大房有多看重掌家权,若因此起了争执,怕是大房要闹起来。
想到大房,他道:“姐儿有心了。只是眼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你大舅父被官府传召,本以为只是简单问询,没想今早小厮回来说,人已经被扣在牢里了。你大舅母前天被乌头山的贼人掳去,腿也叫打折了,家里没有个主事的人,我也曾结交什么,就来问问姐儿,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要扣了人在牢里?”
姜嬉听他缓缓说来,觉得好笑,步大娘子果然只说是被掳去打折了腿,不敢多说其他,否则多牵扯出什么,就是藐视皇室的大罪。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与前世相互印证,马草一事果然是指挥史出面处置,看来皇叔也不想将此事闹大,只是幕后点头的人。但即便如此,上一世步家也是因为这事,被判举家刺配三千里的,许多人都死在流徙途中,一整个家也就散了。到底是她母亲的娘家,她不忍看见这样的下场。这事恐怕还是需要她到皇叔那里走一趟,探探口风,看看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法子。
“此事你不必担心,这几日先安心在府上。还有,为了步家,二舅舅还是考虑考虑,接了掌家这个重担。实在不行,二舅母商贾富户出身,管账最是把好手,让二舅母来做也是行的。”
“她一个女流之辈……”
“此事不急,二舅舅再好好想想。”
说到女人,步清运想起此行还有一事:“姐儿,此行我还带来一个人。”
姜嬉从茶碗里抬起头来,好奇看向执墨,问道:“是——”
执墨摇摇头,表示她也不知道,顺道接走茶碗。
步清运道:“从前侍候你母亲的乳母,原来这些年一直在步家的马草场当长工,前阵子被怀敦哥儿发现了。我想着,你没见过你母亲,陶嬷嬷却是从小看你母亲长大的,她应当知道你母亲不少事情,可聊慰你思亲之情。”
陶嬷嬷被叫进来,照例见过礼,姜瑶仍未作声。陶嬷嬷便局促地站在原处,手脚颇有些无处安放的感觉。
姜嬉对于“母亲”这两个字其实是很陌生的。她满月的时候恰逢反王作乱,父亲陷在宫里,母亲只身前去搭救,便再也没回来。她还未满一岁就没了母亲。后来看人家有母亲帮着挑首饰做妆容,她羡慕极了,却也知道那不属于自己。等到她懂事的时候,原先母亲的陪嫁已经被变卖得差不多了,她对母亲的记忆,只剩下手上这只金手钏了。
姜嬉下意识摸了摸手钏,再开口的时候声音有些沙哑:“嬷嬷,愿意随我回镐京吗?”
陶嬷嬷眼泪撒下,话音哽咽:“姐儿、姐儿如今都这么大了……”她克制住自己,擦了擦泪,不住点头:“老婆子,老婆子愿意的,老婆子跟姐儿回镐京。”
自此,陶嬷嬷便留在姜嬉身边,步清远的眼泪固执地在眼眶里打转,就是不落下来。他仰了半晌头,才把眼泪逼回去,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
他告辞之后,姜嬉便拉了陶嬷嬷,缠着她说了许多她母亲的事。她才知道,原来她母亲自小皮到大,八岁了还在姥爷的脸上画猫须,被姥爷追着打;九岁上学堂,在男娃子书里放虫子把人吓哭;十二岁学骑马,差点累死陪练的小厮;十六岁遇到她父亲,不顾姥爷反对提着包袱就跟去了镐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