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成立一家科技研发中心远比段云想象的要简单的多。
在胡正明回到美国的第2周,他就将疑问在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的报告通过跨洋传真发给了段云。
在这份报告中,胡正明把美国研发中心的地址选在了美国圣何塞市,将计划在圣何塞租赁一个占地面积达16000平方英尺(约合1486平方米)的大楼,并计划在两年时间内,招聘150名雇员,从事软件的开发。
作为世界科技的中心,美国硅谷始终是一片繁荣景象,每年都有大量的创业者涌入,又有很多失败者黯然离去,投入的钱烧光了没有做出好的产品或者被收购,那么等待这些小科技公司的只有破产和倒闭,少数幸运儿能够继续获得投资,得以延续下去,周而复始,硅谷也在不断的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
而胡正明这次准备租赁的大楼,就是之前一家破产的美国科技公司留下来的,所有的办公用品设施全部贱卖,这也让段云能够很容易接盘入场,短期之内就能将公司建立起来。
这次段云前期投入了300万美元,主要是包括办公场所的租赁,前期雇员和水电等费用,而后续段云将会逐年加大投资规模,在美国这边的研发中心设立更多的项目组。
而在员工招聘方面,段云泽全全交给了胡正明,胡正明也很快列出了一张清单,在今年年底前,他打算先招聘50人,到明年中旬的时候,整个研发中心会扩编为150人,同时分为三个项目,分别研发USB软件部分,存储芯片和固态硬盘,以及其他的电脑应用软件,而这些软件最终都会预装应用在天音集团的电脑上。
这其中存储芯片和固态硬盘是段云这家研发中心的重点项目,而这也是胡正明最擅长的领域。
另外胡正明推荐的这50个人多半数都是华裔工程师,有些是胡正明的弟子,有些只要是他认识的业界高手,可以说美国的研发中心完全是靠着胡正明的人脉一手创立起来的。
段云在设立美国研发中心方面,给了胡正明非常高的权限,一方面是出于胡正明本人的信赖,另一方面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段云身边缺乏懂技术的亲信人马,他也不可能把黄令仪等人派到国外,所以只能按照胡正明的规划来运作这个研发中心。
另外胡正明还给段云提供了一份美国半导体界华人专家的名单,这其中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苹果等公司的华人优秀工程师和高管,将他们的工作履历学历,当前的薪资,甚至还包括发表过的相关论文,都做成了一份详细的报表,通过传真发给了段云。
而在这块名单上,段云惊讶的发现里面有很多后世大名鼎鼎的华人半导体专家,包括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以及后来的首席执行官梁孟松。
看到这两个名字,段云简直如获至宝,立刻打国际电话联系到了胡正明,希望他能不惜代价的将这两人挖到自己的研发中心。
而此时的张汝京还在德州仪器工作,张汝京毕业于台湾大学,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工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9岁的时候进入德州仪器工作,现如今已经在德州仪器工作了8年,一直从事IC芯片的研发工作,成绩斐然,已经有了多项专利和相关论文发表。
而此时的梁孟松,则在美国芯片巨头AMD公司工作,同样是非常优秀的华裔微电子工程师,这个时候的梁孟松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名气,但是已经初步崭露头角,已有多家美国和台湾的半导体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跳槽加盟。
美国技术人员跳槽是常有的事情,和日本企业不同,美国人对于企业没有太高的忠诚度,所以在美国的几家科技巨头中,经常有内部工程师相互跳槽,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段云了解到,此时的梁孟松和张汝京都在各自的公司做到了技术高层,但是年薪都没有超过15万,梁孟松的高一些,每年可以拿到十三万美元的年薪,而张汝京在德州仪器每年的年薪在8万美元左右,是梁孟松的23。
不过从能力上来说,俩人的水平是相近的,而且8万美元的年薪已经不低了,要知道,在80年代末,日本的人均GDP为9000多美元,而美国是12,000多美元,从这点上来看,俩人都属于美国的高薪阶层,是不折不扣的中产。
段云得知这个情况后,直接以三倍的薪水挖人,给张汝京年薪24万美元,而梁孟松这是30万美元,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天价了,已经。达到了美国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年薪。
一周后,周正明就给了段云一个回复,告知他张汝京不愿意跳槽离开德州仪器,而梁孟松则提出要50万美元的年薪,才会考虑跳槽。
在胡正明回到美国的第2周,他就将疑问在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的报告通过跨洋传真发给了段云。
在这份报告中,胡正明把美国研发中心的地址选在了美国圣何塞市,将计划在圣何塞租赁一个占地面积达16000平方英尺(约合1486平方米)的大楼,并计划在两年时间内,招聘150名雇员,从事软件的开发。
作为世界科技的中心,美国硅谷始终是一片繁荣景象,每年都有大量的创业者涌入,又有很多失败者黯然离去,投入的钱烧光了没有做出好的产品或者被收购,那么等待这些小科技公司的只有破产和倒闭,少数幸运儿能够继续获得投资,得以延续下去,周而复始,硅谷也在不断的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
而胡正明这次准备租赁的大楼,就是之前一家破产的美国科技公司留下来的,所有的办公用品设施全部贱卖,这也让段云能够很容易接盘入场,短期之内就能将公司建立起来。
这次段云前期投入了300万美元,主要是包括办公场所的租赁,前期雇员和水电等费用,而后续段云将会逐年加大投资规模,在美国这边的研发中心设立更多的项目组。
而在员工招聘方面,段云泽全全交给了胡正明,胡正明也很快列出了一张清单,在今年年底前,他打算先招聘50人,到明年中旬的时候,整个研发中心会扩编为150人,同时分为三个项目,分别研发USB软件部分,存储芯片和固态硬盘,以及其他的电脑应用软件,而这些软件最终都会预装应用在天音集团的电脑上。
这其中存储芯片和固态硬盘是段云这家研发中心的重点项目,而这也是胡正明最擅长的领域。
另外胡正明推荐的这50个人多半数都是华裔工程师,有些是胡正明的弟子,有些只要是他认识的业界高手,可以说美国的研发中心完全是靠着胡正明的人脉一手创立起来的。
段云在设立美国研发中心方面,给了胡正明非常高的权限,一方面是出于胡正明本人的信赖,另一方面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段云身边缺乏懂技术的亲信人马,他也不可能把黄令仪等人派到国外,所以只能按照胡正明的规划来运作这个研发中心。
另外胡正明还给段云提供了一份美国半导体界华人专家的名单,这其中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苹果等公司的华人优秀工程师和高管,将他们的工作履历学历,当前的薪资,甚至还包括发表过的相关论文,都做成了一份详细的报表,通过传真发给了段云。
而在这块名单上,段云惊讶的发现里面有很多后世大名鼎鼎的华人半导体专家,包括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以及后来的首席执行官梁孟松。
看到这两个名字,段云简直如获至宝,立刻打国际电话联系到了胡正明,希望他能不惜代价的将这两人挖到自己的研发中心。
而此时的张汝京还在德州仪器工作,张汝京毕业于台湾大学,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工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29岁的时候进入德州仪器工作,现如今已经在德州仪器工作了8年,一直从事IC芯片的研发工作,成绩斐然,已经有了多项专利和相关论文发表。
而此时的梁孟松,则在美国芯片巨头AMD公司工作,同样是非常优秀的华裔微电子工程师,这个时候的梁孟松还没有后世那么大的名气,但是已经初步崭露头角,已有多家美国和台湾的半导体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跳槽加盟。
美国技术人员跳槽是常有的事情,和日本企业不同,美国人对于企业没有太高的忠诚度,所以在美国的几家科技巨头中,经常有内部工程师相互跳槽,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段云了解到,此时的梁孟松和张汝京都在各自的公司做到了技术高层,但是年薪都没有超过15万,梁孟松的高一些,每年可以拿到十三万美元的年薪,而张汝京在德州仪器每年的年薪在8万美元左右,是梁孟松的23。
不过从能力上来说,俩人的水平是相近的,而且8万美元的年薪已经不低了,要知道,在80年代末,日本的人均GDP为9000多美元,而美国是12,000多美元,从这点上来看,俩人都属于美国的高薪阶层,是不折不扣的中产。
段云得知这个情况后,直接以三倍的薪水挖人,给张汝京年薪24万美元,而梁孟松这是30万美元,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天价了,已经。达到了美国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年薪。
一周后,周正明就给了段云一个回复,告知他张汝京不愿意跳槽离开德州仪器,而梁孟松则提出要50万美元的年薪,才会考虑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