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项目是国家行为,利用国家的资源和人力远赴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挖人,天音集团作为一家企业,想要抢在美欧国家之前,同时还要面对国家双引项目的竞争,从中分得一杯羹是相当不容易的。

    但好在段云有先知先觉,他能够提前布局,这也就让他有了一定的胜算。

    想要大量挖掘人才,前提就是需要有很多的资金,目前段云能够用于招揽人才的资金高达上亿元人民币,而且随着集团公司的持续盈利,他手上的筹码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在资金方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事实上,当年前苏联的专家比起欧美的工程师来说,要“廉价”很多,在1993年后,乌克兰国内经济日趋恶化,而在那个时候,有人用一箱二锅头或别的中国土特产,就能私下里交换一些东西,但正式的技术转让和帮扶,则需要花费更高的代价。

    不过总的出来,这些专家对生活要求不高,很多都是***斯大林时代的老布尔什维克,重视中苏友谊,工作严谨,有问必答,技术材料很爽快的提供,甚至可以说是掏心掏肺。

    也正是因为如此,10年来的双引工程共从独联体国家引进了上万名专家,2000多个基础项目。

    而且相比于俄罗斯,乌克兰的工程师邀请到中国要容易得多,

    所以段云也应该把挖角的重点放在乌克兰

    段云打算为挖角这批苏联科学家准备1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并且每年会再拿出5,000万美元将这些专家其中供养起来,让他们在宝安区的科技园长期工作和从事科研项目。

    这个资金投入已经相当可观,以当时韩国的人才计划为例,一般的苏联专家每月可以领到1500美元到2000美元的薪酬,知名专家是3000~4000美元一个月,段云每年5000万美元的投入,这就意味着他至少可以雇用2000~3000名苏联工程师,这几乎相当于双引工程引进了全部人才的13。

    段云没有国家双引工程那么大的财力,但是人才引进的成败从来都不是以数量为主的,最关键的是质量,一个顶尖优秀的工程师,创造的价值可以超过几十上百个工程师,而这其中人才筛选就变的非常重要。

    段云个人对于苏联的研究机构以及知名专家了解的并不多,也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个前苏联专家有过接触,所以为了提前布局,他必须找到一个了解苏联国内情况,让他去苏联考察,并且和苏联科技界有密切往来的人员帮助他筛选人才,制定挖角的名单。

    至于找什么人去苏联考察,段云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那就是从公司内部寻找一些以前有苏联留学经历,在苏联有一定的人脉或者和苏联科研机构接触过的人去完成这个任务。

    现如今天音集团的研发中心,有很多原中科院的技术人员,其中很多40出头左右的科研人员几乎都有过去苏联留学的经历,段云只需要从这些人中挑选出几人,组成一个小组,就可以派他们先去苏联踩点。

    当天晚上,段云制定了一个简单的名单,第2天一早,就来到了公司研发中心。

    郭凯在拿到段云提供的名单后,很快就将名单上的这些人召集到了会议室,等待段云的开会安排。

    “老陈,我记得你以前也曾经去过苏联吧?”段云看到人到齐后,首先对坐在自己旁边的翻译陈铁生问道。

    陈铁生是段云前年去德国的时候带回来的专职翻译,他以前曾经在西德留学,俄语和德语水平都非常好,回国后在一家大型国营企业当技术负责人,因为收入不高,这才放弃铁饭碗,来到深圳下海,并且被段云聘请为公司的翻译。

    之前的时候,陈铁生和李芸都是公司翻译部的骨干,不过从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上来说,陈铁生远不如天赋异禀的李芸,李芸一直担任公司翻译部的主管,陈铁生虽然年纪大她一轮,但在翻译部只是个普通的翻译员。

    不过自从李芸被段云调到香港分公司之后,陈铁生就成为了公司翻译部的主管,这个人工作能力一般,但胜在踏实本分,任劳任怨,所以段云给他的工资并不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