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胡维霖和刘时敏领命离开,朱由校心里依旧很难相信,自己的家奴,竟然会背着他,和外人一起,杀他的乳母。
太监,身为近臣,天子家奴,按理来说,是绝对不会逆着皇帝做事的,可是,朱由校没想到,现在宫里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叛徒。
一下子,朱由校不由得对其他太监也有了几分警惕。
毕竟,就算移宫案后,王安和东林党人走得近,但他没做过勾结外人,去伤害皇帝亲人的事情。
现在,魏朝倒好,直接开了和外臣一起,杀皇帝乳母的先例。
想想看,这次他们敢杀皇帝乳母,那么下一次,他们时不时就敢合谋杀皇帝呢?
如此想着,以朱由校心里不由有些恐惧,终究,魏朝这样大逆不道的做,王安知道吗?
这事情,会不会出于魏朝一直忠心的王安授意呢?
又或者,假如王安不知道,这是魏朝私自做的,可是,以后如果王安也因为一些仇怨,让他气愤,那他会不会也和魏朝一样,勾结外臣,杀他的亲人,或者直接谋害他呢?
朱由校不由疑心病大起,不断猜疑,对魏朝,连带着王安,心里都有些非常得敌意。
此时的朱由校,早因为书信笔迹的证据,十分肯定的认为魏朝和高进是杀客巴巴的凶手了,完全就没想过,那几封确实是魏朝写的书信,其实是假的。
却说胡维霖和刘时敏出了乾清宫后,胡维霖便派人通知他的人入宫,因为魏朝和王安的特殊关系,很显然,如果用宫里的人抓王安,这很不令人放心。
朱由校之所以让胡维霖单独负责查魏朝,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毕竟,无论如何,王安在这事情里,都要避嫌,可是单独让王安避嫌,却让他掌控的东厂,还有附庸他的锦衣卫查这案子,那又和让王安查魏朝有什么区别?
因此,朱由校才让胡维霖主查此案,还让刘时敏这个有资历的老太监,代表他,监督王安或者其他有可能阻拦的人,为他应对宫里的压力。
对于胡维霖,朱由校是相信的,虽然他和东林党走得近些,但他却不是东林党人,并且在很多事情上,办事还算公正,这也是他能一直坐稳顺天府知府这位置的原因。
说起来,其实胡维霖的心里也很矛盾,本来他就因为客巴巴的案子,可能牵涉到东林党那些同为正统儒士出身的文官,而故意不从东林党方面查案。
谁知道,这般躲着,竟然最后还是要查到东林党,这不是让他白费心思了?
虽然对于朝中各党党争,胡维霖也是痛恨的,但因为外臣立场问题,他自然会维护文官利益,这也是他一直不查军器局和高进背后的东林党的原因。
没想到,高进府邸的书信,竟然逼着他去查了,毕竟,高进和魏朝都牵扯进这事情,他们背后的内廷和东林党,还能不作为重点审查对象吗?
太监,身为近臣,天子家奴,按理来说,是绝对不会逆着皇帝做事的,可是,朱由校没想到,现在宫里竟然出了这么一个叛徒。
一下子,朱由校不由得对其他太监也有了几分警惕。
毕竟,就算移宫案后,王安和东林党人走得近,但他没做过勾结外人,去伤害皇帝亲人的事情。
现在,魏朝倒好,直接开了和外臣一起,杀皇帝乳母的先例。
想想看,这次他们敢杀皇帝乳母,那么下一次,他们时不时就敢合谋杀皇帝呢?
如此想着,以朱由校心里不由有些恐惧,终究,魏朝这样大逆不道的做,王安知道吗?
这事情,会不会出于魏朝一直忠心的王安授意呢?
又或者,假如王安不知道,这是魏朝私自做的,可是,以后如果王安也因为一些仇怨,让他气愤,那他会不会也和魏朝一样,勾结外臣,杀他的亲人,或者直接谋害他呢?
朱由校不由疑心病大起,不断猜疑,对魏朝,连带着王安,心里都有些非常得敌意。
此时的朱由校,早因为书信笔迹的证据,十分肯定的认为魏朝和高进是杀客巴巴的凶手了,完全就没想过,那几封确实是魏朝写的书信,其实是假的。
却说胡维霖和刘时敏出了乾清宫后,胡维霖便派人通知他的人入宫,因为魏朝和王安的特殊关系,很显然,如果用宫里的人抓王安,这很不令人放心。
朱由校之所以让胡维霖单独负责查魏朝,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毕竟,无论如何,王安在这事情里,都要避嫌,可是单独让王安避嫌,却让他掌控的东厂,还有附庸他的锦衣卫查这案子,那又和让王安查魏朝有什么区别?
因此,朱由校才让胡维霖主查此案,还让刘时敏这个有资历的老太监,代表他,监督王安或者其他有可能阻拦的人,为他应对宫里的压力。
对于胡维霖,朱由校是相信的,虽然他和东林党走得近些,但他却不是东林党人,并且在很多事情上,办事还算公正,这也是他能一直坐稳顺天府知府这位置的原因。
说起来,其实胡维霖的心里也很矛盾,本来他就因为客巴巴的案子,可能牵涉到东林党那些同为正统儒士出身的文官,而故意不从东林党方面查案。
谁知道,这般躲着,竟然最后还是要查到东林党,这不是让他白费心思了?
虽然对于朝中各党党争,胡维霖也是痛恨的,但因为外臣立场问题,他自然会维护文官利益,这也是他一直不查军器局和高进背后的东林党的原因。
没想到,高进府邸的书信,竟然逼着他去查了,毕竟,高进和魏朝都牵扯进这事情,他们背后的内廷和东林党,还能不作为重点审查对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