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同名同姓同籍贯,还同样上过战场的茅元仪不成?

    心里面,张璟确实完全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和对面三人完全想岔了,四个人想得完全是不同的意思。

    张璟只是想着和天下英雄随意交谈而已,而茅元仪、陈明遇、冯厚敦三人却把这当成了一场考验,哪敢轻易交谈?

    终于,对面三人里,有了动静,坐在张璟左手边,三人身份地位最高的茅元仪,不再选择沉默了。

    眼看陈明遇、冯厚敦有些畏畏缩缩不敢作答,茅元仪明白,毫无军事经验的他们,对于火器是根本没法回答的,所以这个担子只能落在他这个曾经随杨帅在辽东杀建奴鞑子的年长大哥身上了。

    而他,年纪又比陈、冯二人大了几岁,这个时候于情于理,也该由他出面回答了。

    “回禀国舅爷,我这二位贤弟,未历军事,于火器一道一知半解,恐怕一时之间,难以回答国舅爷所问。”只见,茅元仪起身向张璟解释道。

    而后,茅元仪又接着说道:“在下曾有幸随罪……罪臣兵部右侍郎杨镐,于辽东讨伐建奴,于火器一道,倒是有几分了解,不如国舅爷所问,就交由在下回答吧?”

    言语之中,茅元仪提到杨镐时,言语不自觉的有所迟疑,显然有些故事。

    张璟也听出茅元仪这话问题,他知道这是茅元仪对故主的尊重,同时,他也明白茅元仪的心理如何。

    毕竟,即使茅元仪再尊重杨镐,但杨镐终究是萨尔浒之战明军的主将,大明败北,他这个主将自然要问罪,哪怕他的战术战法都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兵家大事,只唯结果论。

    胜,你就是功臣!

    反之,败了,你只能是罪臣。

    所以,纵然是对杨镐再尊敬,于外人面前,特别是张璟这样的人物,茅元仪只能用“罪臣”来形容故主。

    当然,说实话,茅元仪这般说辞,其实也是让张璟高兴。

    终究,杨镐如今戴罪之身,关在天牢里,一般人都唯恐和他扯上关系,茅元仪话语里虽然也在避免和杨镐有太多牵扯,但语气里,还是不自然的流露出对故主的尊重。

    这明显说明了茅元仪是个忠心耿耿的人,想到这位儒生为了大明,为了辽事,投笔从戎,倾尽毕生心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编撰兵书,张璟就知道,若是茅元仪真心入自己麾下,这人他是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用的。

    一个连犯了重罪的故主,内心都十分尊重,并且十分有能力的人,如果都不重用,难道要张璟重用那些只会恭维君主,天天打嘴炮的无能之人吗?

    “你替他们说?虽说杨侍郎也是兵事拔萃之人,但以你的年龄能力,能有杨侍郎身边学了多少?”张璟故意激将道。

    虽然他知道茅元仪未来可是明末的军事理论专家,但现在他毕竟年轻,不好好测试一下,张璟心里也犯嘀咕,这茅元仪现在有多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