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武公府,静武公同样写下一封信送到了知命侯府,意思一样,让宁辰莫要出席皇后娘娘的寿宴。

    他们本来不想在这个时候封下第十位武侯,但宁辰立下的功劳确实无法再压制,他们顾忌皇城局势的同时也要顾忌大夏将士的心情。

    不过,他们绝对不想看到一位在京的武侯参与到皇位之争中。

    如今皇城的局势已经够乱了,在参与进来一位武侯的话,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宁辰接到静武公的信,看了看,和太识公的信一同放到了一边,如今,儒首,将首都写信来,下一个就是宦首了。

    果然,没过多久,惜羽公的信也送来,内容一模一样,命他好好养伤,莫要参和这些事情,只是语气稍显僵硬了一些。

    宁辰对惜羽公的印象很一般,对于信中命令的语气更是不感冒,看完信后直接攥成了碎屑,让人扫了出去。

    这个世上,除了长孙,谁都没资格命令他做任何事,三公也不例外。

    两日后的长孙寿辰他一定会去,至于两位皇子,他能避则避,避不开的话接招便是。

    他可以退,却并不代表可以一退再退。

    皇位之争,本不是他应该插手之事,但逼急了,他就不管什么应该不应的破事。

    长辈的话要听,不过偶尔任性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硬着头皮挨一顿骂就是了。

    史司,负责记录大夏史书的官员在记录大夏最年轻的一位武侯时,面带震惊,写下了重重地一笔,宁辰,大夏新历二年春,封武侯位,封号知命。

    年方十七!

    史官怕出错,将奏折送到了天谕殿,再一次询问知命侯的年龄。

    长孙看过后只回了两个字,无误!

    两日后,大夏皇后娘娘三十九岁寿辰,在九宫园设家宴,宴请的人不多,不请自来的人却数都数不过来。

    宁辰就属于那个不请自来的,请帖没收到,反而收到了长孙一道口谕,叫他在府养伤,近日不要出府。

    意思已很明显,本宫寿宴已经那么多人,不缺你一个,在家给我老实地歇着。

    九宫园中的人越来越多,都是朝中的权臣和家眷,本来的家宴,很快就变为朝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