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冬天的哈尔滨,寒风萧瑟、大雪纷飞,感觉比2015年的时候要寒冷的多,走遍整个中央大街,除了索菲亚教堂、马迭尔宾馆和防洪纪念塔,就再也没有自己熟悉的地方了。↖

    其实唐宁知道自己这次的哈尔滨之行很是任性,自己就不该来这个地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午夜梦醒的时候忽然兴起了这个念头,然后就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无论如何就是想来看看,否则吃不香、睡不着。

    但是来了之后却悲哀的发现,这里并不是自己曾经最熟悉的中央大街,这里没有金安、没有百盛、没有中央商城,也没有路边一间一间的小店,甚至连马迭尔冰棍都没有,就在唐宁万分失落的时候,忽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黄金宾馆”。

    于是唐宁指着宾馆的招牌对身边随行的工作人员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宾馆里好像有一个年头非常多的老电梯吧?”

    工作人员点点头答道:“没错,这个宾馆和里面的电梯最少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关于他的由来大致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上世纪20年代,一位荷兰人为庆祝女儿生日,修建了这栋欧式建筑,并安装了这部价格不菲的芬兰电梯。另一种说法是,1903年一位犹太商人在东风街上建了这栋6层楼的商宅,既用做住宅又作为经商的场地,后来甚至还建了啤酒坊,为了上下楼方便安装了这座电梯。怎么,唐宁先生您以前来过这里?”

    “呵呵,来过,当然来过,还在这里住过好几宿呢,当时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电梯,还觉得特别的新鲜。”看着工作人员奇怪的表情,唐宁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于是便一边大步向前走一边说道:“不管那些了,今天我要再坐一次这个百年老电梯!”

    像这样的电梯,全国只有两座,另一座在上海,曾经做过《花样年华》的道具,不过那部电梯早就不做日常运行了,而哈尔滨的这座,则一直都在正常使用。

    走入电梯之前,唐宁特意吩咐道:“让我一个人怀旧一下,你们就不要跟来了。”说完,就独自一人走入了电梯,随行的工作人员虽然有点不放心,但是考虑到这座电梯一直都运营良好,而且大家就在楼下,也不可能出什么别的事情,便没有拦阻。

    这部老电梯依旧沿用铁栅栏门,运行中视觉感官通透,电梯内装饰灯具沿用仿古风格,晕黄灯影泛着浓浓的怀旧味道。在哗啦啦地开合间,在上上下下的过程中,老电梯依旧演绎着它在人间的沧桑岁月。电梯里,金灿灿的标识、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欧式灯具、黑色的伸缩式金属栅栏门都显示出老电梯的悠久历史。

    过了半天,忽然有人问道:“咦,唐宁先生怎么到了四楼,就不下来了呢?不会是出什么事儿了吧?”

    护卫队长也觉得不对劲,于是便留下两个人在一楼待命,其他人则一同从步行楼梯上到四楼,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等到了四楼,众人惊讶的发现,重要外宾唐宁先生居然失踪了,随即众人搜索遍了整个黄金宾馆的所有房间,还是没有找到唐宁的一丝踪迹,最后,哈尔滨公安部门,出动了所有警力在以黄金宾馆为圆心的周围地带进行拉网式搜寻,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人。

    整个搜索工作持续了四十天,搜索小组的组长、也就是这次跟唐宁商讨捐赠事宜的中粮糖酒杂品处处长陈光无奈且悲痛的宣布:“著名美国实业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托尼--唐宁先生,不幸于1981年12月18日于哈尔滨失踪!”

    托尼--唐宁的失踪在中国、日本、美国都引发了轩然大波,各方均派遣搜索队和专家前来查找,但均是一无所获,他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任何踪迹,可能就像他在1946年匆匆而来那样,又匆匆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又或者他又有了另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

    ps:这个结尾只能算是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并不是我不想留下一个大纲式的结尾,而是这本书早就已经没有了大纲。

    由于发书期间正好赶上起点大规模的404而且这本书的题材也是过于敏感,所以被一审再审,再加上这是我第一次写历史文,经验不足、掌控能力不强,所以其实在中期这本书就已经崩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肯定不会这么写。以后如果准备好了,我会重新写一本日本战后文。

    唯一庆幸的就是通过这本书的磨练,我对于历史文大致上有了一丝感悟,所以目前的这本《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就让我满意的多,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支持一下!